中大改組 政府其實想要什麼?

中大校董會改組,不是一家大學的事,而是關乎香港專上教育發展方向的大事,我們希望政府明白過去本地大學成功的原因,切勿誤判,更不要自毁長城。

立法會上周五(21日)首次審議中文大學校董會改組方案,會議前夕,選任校董、中大校友評議會主席楊于銘去信草案委員會主席梁美芬,要求委員會暫緩審議工作,得到的答覆是:會議將按立法會議程、程序及議事規則進行;此外,對於有要求舉行公聽會,讓關注中大校董會改組的持份者發表意見,但也遭拒絕,梁美芬決定只接受書面意見,理由是不能確保不會出現人身攻擊。

立法會召開公聽會讓持份者可以公開發表意見,本來就是議會的功能之一,議員身經百戰,何懼什麼「人身攻擊」?而且議員即使被攻擊時可以還擊,草案委員會主席也有權終止參加公聽會的人發言,甚至驅趕滋事者離場。不搞公聽會是因為怕出現人身攻擊,理由非常牽強!

校董會「外人」佔半 非議員所指17%

這次中大校董會改組有幾個爭議,其中之一,是有意見指現在中大校董會校外成員佔比太低,有議員稱佔比只得17%,言下之意,是校內人佔了大多數,即自己人監管自己人!

但是據一位資深中大校友的計算,卻得出另一個結果。

據中大官方網站顯示,中大校董會成員有53人,另終身校董1人(利漢釗),校董會資深顧問1人(鄭維健),共55人。校董會成員中,政府委任6人(包括原為政府委任校董的現任司庫周志賢)、立法會議員3人、校董會委任的香港居民5人,合計共14人,佔26.42%(以53人計),或25.45%(以55人計)。據知利漢釗和鄭維健已退隱,從不出席會議,他們兩人也是校外人士,即共16人,佔了校董會人數比例29.09%(16/55)。

中大行書院制,成員書院派出的校董代表共8人,校友校董3人,他們都不是中大教職員而是校外人士;換言之,上述16人加8人再加3人,合計27人,以53名校董計,佔比是50.94%,以55人計,佔比也達49.09%,並非議員所指的17%。

事實上,議員所指校外成員只佔17%,應是指政府委任的6名成員加立法會議員3人,共9人,以53人計,正是17%。以這種計算方法,上述9名成員之外的都是「校內人士」,很明顯說不過去。

議員提出的草案列明,法案生效日起,只有政府委任的校董(現時5人為陳曉峰、彭一庭、黃汝榮、陳遠秀、查逸超[校董會主席])、3名立法會議員、校董會副主席、司庫、校長等約13人可過渡留任,然後另外再選21人出任校董。

如果13人的臨時校董會按目前做法,可以委任4名香港居民為校董,屆時這17人已佔未來校董成員(34人)比例達50%。

不滿中大表現的聲音,主要針對的是2019年發生的暴亂。(Shutterstock)
不滿中大表現的聲音,主要針對的是2019年發生的暴亂。(Shutterstock)

八大皆受2019衝突影響 歸咎「未改組」牽強

按一些不滿中大「管治表現」的人認為,目前中大校董會「頻出狀况」,正是由於成員太多「自己人」,特首可以委任的成員則太少,未來的改組方向,應是政府對校董會的組成有更大影響力和控制權,發揮更強而有力的監管,確保中大不會再「出事」。

不滿中大表現的聲音,主要針對的是2019年發生的暴亂,其中參與者有不少來自大專院校,而在中大校園發生的衝突十分激烈,中大因此被稱為「暴大」,中大管理者對此要承擔管治失責的責任,而8家受政府資助的大學中,唯獨中大仍未落實校董會改組。

事實卻是,2019年開始發生的社會騷亂和校園衝突,8家大學都不能置身事外,或大或小的事故都曾在八大校園內發生,換言之,已經改組校董會的大學也不能完全控制學生鬧事,現在把所有問題特別是校園衝突都歸咎因為校董會仍未改組,似乎十分牽強。

政府要「管住」大學,控制校董會組成只是其中一個方法,更大的力量,其實來自政府撥款和大學發展是否得到政府支持,以中大為例,當年開設醫學院,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提出,如果中大醫學院的學歷要得到英聯邦國家承認,就須跟從香港大學醫學院,招收高級程度會考的學生;此議引起中大部分師生強烈反對(當年稱之為「醫學院事件」),認為是政府有意逼中大放棄4年制改用3年制。最後抗爭失敗,中大還是接受了政府建議,醫學院才能夠在1981年完成建設,並開始招收第一批醫科生。

除了醫學院事件,中大從創校開始即實行的4年學制,在港英政府年代也以「必須完成中七才可升讀大學」(《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為理由,逼中大由4年制改行3年制,1988年6月26日中大有3000名學生、校友和教職員舉行大集會反對3年制,但最後仍然失敗收場。

公立大學發展 跟校董會組成關係不大

回首往事,只想說明公立大學的發展,決定權向來操在政府手上,跟校董會組成沒有什麼關係,現在不斷強調行政長官要有更大委任校董的權力,只會予外界印象,就是政府想進一步控制大學,這到底是否政府的本意?政府要完全控制大學校董會的人事任命,目的又是什麼?

教育局長蔡若蓮在去年11月9日立法會會議上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政府及教資會一直致力維護各大學的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同時亦要求大學就其運作保持透明度和向公眾問責,維持良好管治」;在整個中大校董會改組風波中,這是少數一次由政府官員口中,表述了要維持各大學的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

大學維持良好管治的目標,不應該是政府要控制校董會成員的任命,而是要維持大學在研究、教學及知識轉移等方面保持國際水準及領先地位;大學是探索知識、發展創意和開拓新思維的地方,大學追求的學術自由、院校自主、學者治校,都是避免政府過度干預,令高等學府可以享有更大的自由空間,這些都是維持一流大學的必要條件。

政府應該明白,他們不應該也沒有能力取代大學的管理層管治大學,而本地8家受資助大學取得的成績,已經說明它們在管治上並沒有嚴重失誤,相反,香港在專上教育發展取得的成就驕人,令香港有條件發展成為區域教育樞紐。

大學維持良好管治的目標,不應該是政府要控制校董會成員的任命,而是要維持大學在研究、教學及知識轉移等方面保持國際水準及領先地位。(中大校友事務處Facebook圖片)
大學維持良好管治的目標,不應該是政府要控制校董會成員的任命,而是要維持大學在研究、教學及知識轉移等方面保持國際水準及領先地位。(中大校友事務處Facebook圖片)

港高教優勢歸因學術自由 勿自毁長城

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的構想,最早來自2004年的《施政報告》。前教統局長李國章指,香港具備極理想的條件成為區域教育樞紐,擁有的優勢包括五大項──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香港有國際知名院校;香港院校提供高質素課程;香港在教學語言、升學和就業方面都與國際接軌;香港中西文化兼容,學生可以在多元語言及文化的環境學習。

經過近20年發展,香港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已經大大提升,本屆政府重申要發展鞏固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的區域樞紐,除了吸引外地學生來港就讀,香港也應該建立「教育品牌」,本地學校可以到外地舉辦教育展,提高香港教育的國際知名度。

一直以來,香港大專院校對內地學生都有極大吸引力,其中一個原因,正是香港的大學跟內地不同,香港跟美歐西方教育體系關係密切,學習環境比較自由、資訊暢通,可以接觸多元信息,這是香港跟全國其他大學比較時獨有的優勢,是多年來香港高教界努力的成績,是學者們的成就,也是院校自主、學術自由的結果,而不是靠強化政府干預得來的。

中大校董會改組,不是一家大學的事,而是關乎香港專上教育發展方向的大事,我們希望政府明白過去本地大學成功的原因,切勿誤判,更不要自毁長城。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