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不丹!

香港送免費機票,不丹收發展費用,哪個是悲情城市,哪個是幸福國度?

向全球展現香港新魅力、新發展、新機遇,為期半年的宣傳活動「你好,香港!」推行超過一半,是時候做個中期檢討。

據官方資料,「你好,香港!」聚焦四個主要範疇,包括:(一)「迎客來」;(二)「請客來」;(三)「走出去」;(四)「盛事來」。今天先集中討論「迎客來」,即免費派發50萬張機票,還有不同特別優惠、現金券和其他獎賞,歡迎海內外人士來臨香港,讓遊客在港的行程更添姿彩。

機管局再補充,除送出50萬張機票外,航空公司今年夏季亦會分別再送出各8萬張機票給本地市民和大灣區市民。一句「你好,香港!」背後有數以十億元計機票資助,成本效益究竟如何?

不丹相向而行 加徵入境稅

上月到不丹一遊,有些啟發。同樣是取消防疫旅遊限制後的「迎客來」,沒有免費機票,這個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兼全球唯一負碳排放的地方,重開國境時宣布,向入境旅客徵收每日200美元(約1,560港元)的「可持續發展費用」(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ee),費用不包括任何酒店或食宿開支,因此在旅客眼中這費用是每天抽你多一些的入境稅。問題來了,一個送免費機票,一個收發展費用,哪個是悲情城市,哪個是幸福國度?

關於收取可持續發展費用,有業界個別人士擔心打擊旅遊業復甦,政府則強調稅收用於社區與保育。保育需要付出代價,而這代價會隨旅客人數上升而增加,不丹政府做得對!除此之外的經濟學分析,收入場費亦是控制旅客數量和質量的手段。

入場費用 令旅客質量可控

傳統分析,輸出好蘋果效應的含義是:入境收取200美元,高級酒店、餐廳的價格相比普通的要降低,入境稅或減少旅客人數,卻同時提升高消費優質旅客的比例。我好,你更好,不丹的可持續發展費用因此有吸入好旅客效應。

一視同仁的經濟分析,送免費機票會導致逆輸出好蘋果效應。即使旅客永遠是好的,這個好始終亦有程度之分。早前的空姐毛氈事件,據說相關旅客便是使用「你好,香港 !」計劃下吸引旅客的免費機票。合乎成本效益的宣傳活動,除了你好,亦要我好。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徐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