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李效良教授:創業須經歷便宜的失敗

「失敗方案有成千上萬,只要都是便宜的,失敗不會帶來太大損失。」

香港理工大學慶祝80周年,邀請了著名供應鏈管理權威、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李效良教授主持環球領袖講座系列,分享他對創業創新創造的新穎觀點,並參與全球青年領袖高峰會,聆聽多場學生的報告。他來去匆匆,只停留一天,便趕回史丹福授課。

李教授是我香港大學的前輩,2000年我到史丹福大學當新聞學人期間首次認識他,一見如故,並做了專訪,一點架子也沒有。幾年後他到香港出席會議,我再約他做了一個更深入的訪問,也談到創業。2013年香港大學遴選新校長,他在候選名單,是熱門人選。作為遴選委員會成員,當我打開最後的名單卻不見他的名字,感到很失望。由於種種原因,他在最後關頭自動退出,無緣回饋母校,造福香港,的確是香港大學的損失。不過,他仍然心懷土生土長的香港,一有機會,他都義不容辭回來服務。這次的專訪他談到創業需要注意的種種問題以及對大學選科的觀點,很值得參考。

李效良教授主持環球領袖講座系列,分享他對創業創新創造的新穎觀點,並參與全球青年領袖高峰會,聆聽多場學生的報告。(香港理工大學)
李效良教授主持環球領袖講座系列,分享他對創業創新創造的新穎觀點,並參與全球青年領袖高峰會,聆聽多場學生的報告。(香港理工大學)

創科產業乃全球大勢所趨,美國史丹福大學作為科技搖籃,工程學院全美數一數二,孕育出雅虎和 Google 這類改變世界的高科技公司。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考察團到矽谷,他們不甘落後,希望趕上這班高速列車。史丹福位於矽谷核心,校園內不少教授都曾經是創業者或叱吒商界的巨人,前校長 John Hennessy 也是成功創業後執掌史丹福。來自全球的學生充滿創業理想,創新發明意念萌芽不斷,校園各處生機勃勃。學生創業幹勁沖天,當年 Google 兩名創辦人一邊讀書,一邊創業,成就了今天的搜尋器王國;新生代的 Snapchat 創辦人 Evan Spiegel、Reggie Brown Poster 及 Bobby Murphy ,成功把課程的研究項目發展成一個大受歡迎的手機應用程式。

成功創業模式 突破地域限制

李效良多年來感受到創業氣氛彌漫整個校園,他說史丹福鼓勵學生:“Change Life. Change People. Change the World. ”,創業不是為建立更大的商業王國、賺取更多金錢,最終目標為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他認為香港創新普遍缺乏長遠視野,社會發展被金融地產牽着鼻子走,壟斷了年輕人的出路。他曾經試問中學生「你們理想的工作是什麼?」矽谷的學生會興奮地答:「我想創業」、「我希望成為下一個的朱克伯格!」史丹福學生從事什麼範疇的工作也有,但幾乎沒有像香港年輕人希望往地產、金融方向發展。

李效良提醒初出茅廬創業的年輕人不要固步自封,「成功的創業模式,要做到改變全世界用家的生活習慣。」他在理大的講座上提到,創新的第一階段為「替代型」,以新技術替代舊技術,例如人工智能替代人力資源,增加新技術的價值。「如果新技術不能達到規模化,結構上能夠影響人類的做事方式,很快會被淘汰。」他舉惠普(HP)鐳射打印機為例,現代人已經習慣使用,證明這項發明成功規模化,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

眾籌欠缺問責 難以持續營運

「企業家經常犯的一個毛病:自以為顧客需要這項產品或服務。」李效良認為創新產品推出之前,準確的市場調查非常重要。他以理大學生為例,創業計劃書不乏社會服務,朝氣勃勃的年輕人期望為社會帶來改變。然而社企的投資風險高,單靠資助難以成功生存。「無論是通過眾籌或接受捐款,都欠缺完善的問責;沒有從上而來的壓力,公司經營不善,不需要向投資者如實匯報,投資者唯有不斷加碼注資,當作善事。」

創業之道:容許犯錯接受失敗

創業失敗乃十常八九之事,「香港創新缺乏創業家精神──不怕失敗」,李效良一語道出。他曾經問 Amazon 創辦人Jeff Bezos「你的成功秘密武器是什麼?」 Jeff Bezos 爽快回答:「沒有,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他說沒有人能清楚知道客戶需要,但不會因此什麼也不做,「我會採用最快、最平的供應商。」Jeff Bezos 提醒創業人士記住兩點。首先,失敗不要泥足深陷;第二,失敗最好是便宜的。「失敗方案有成千上萬,只要都是便宜的,失敗不會帶來太大損失。」

李效良說:「在史丹福我們接受同學犯錯。」
李效良說:「在史丹福我們接受同學犯錯。」

創業之道心迹斑斑,李效良有親身經歷,他形容創業恰似做實驗,「第一次實驗出來,結果不一定會成功,甚至很快知道自己失敗,但失敗了又何妨?」香港家長望子成龍,從小要求孩子做事不要犯錯,最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對。矽谷文化鼓勵嘗試,失敗乃正常之事。李效良說,「在史丹福我們接受同學犯錯。」今次失敗了,下次想盡辦法成功。

「失敗方案有成千上萬,只要都是便宜的,失敗不會帶來太大損失。」
「失敗方案有成千上萬,只要都是便宜的,失敗不會帶來太大損失。」

任何人身上都學到東西

現代資訊泛濫,不少出版以「聽大師的話就對了!」吸引讀者眼球。這位史丹福教授卻說,「我從任何人身上都學到東西。」從同學身上接觸不同思維、不同文化,他分享帶學生參觀企業,由學生提出的問題竟令他意想不到。為何他們提出的問題如此有趣?「或許他們對此領域不熟悉,卻擁有豐富的好奇心,發掘知識。」身為史丹福大學教授,他發現自己的思考盲點,惟年輕人的創意跳出框框。

本社社長文灼非與李效良教授在學生繪製的展版旁合影。
本社社長文灼非與李效良教授在學生繪製的展版旁合影。

李效良擔任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研究資助局海外委員,大學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他認為此轉變十分好。大學四年制與世界主流接軌,學生有更多時間在大學發掘知識。雖然制度改良,家長思維不變。不少家長套用上一代人的想法,編寫孩子人生劇本。「家長希望孩子入讀傳統的精英學科,如醫學、法律、會計、金融等等,但資訊科技發展帶來改變。」他反問,孩子將來面對的社會如何?我們無人知曉。

大學競爭尖子拔苗助長

現今世代,不論是創新與科研,或是解決複雜問題的技巧,均涉及跨學科訓練。香港的大學制度目前仍以主修科目分類,例如工程系學生難以兼具人文學科知識。李效良認為,大學以學科收生,會窒礙學生日後發展。「學生還很多東西未曾接觸,或者到了大學最後一年,他們發掘了一些事,可能影響他們一生,令他們大開眼界。」各大院校提早收生,源自競爭尖子的心態。李效良認為這是一個不健康的現象,提早收生儼如拔苗助長。「為了競爭爭奪尖子,大學提早錄取學生,能收到這麼出色的學生,對大學十分穩妥。但對尖子來說,他們還有很多未曾接觸和探索,太早選科限制他們的發展。」

參考美國大學彈性收生

李效良認為香港教育制度可參考外國,例如美國的大學收生更具彈性,「史丹福不設主修科目,不管選修什麼科目,進來以後學什麼也可,只要完成所需學分。」他指出高等教育趨向跨學院式訓練,無論主修什麼科目都須要具備基礎的人文精神,審視自身既有的價值觀,對個人和社會更多的理解。他期望日後香港的高等教育制度盡快作出檢討,與時並進。

李效良簡歷

李效良是香港土生土長的管理學權威,早年在皇仁書院讀書,1971年考入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修讀經濟和統計學,運輸及房屋前局長張炳良是大學同窗。畢業後赴倫敦經濟學院深造,後獲獎學金往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念博士學位。1983年入史丹福大學任教,現任商學院營運、資訊及科技Thoma教授,是研究全球供應鏈管理、發展中國家的創業與創新,以及價值鏈策略的世界知名者。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