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風潮席捲全球 李開復博士:傳統教育制度已失效

人工智能模型ChatGPT自推出後蔚為風潮,撼動全球的教育制度。「中國AI之父」李開復博士與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不約而同表示,AI工具將獲廣泛應用,教育界應及時了解最新趨勢。

人工智能模型ChatGPT自推出後蔚為風潮,撼動全球的教育制度。可以預視,AI將會被廣泛應用,史無前例地影響知識的儲存和傳播方式。有見為此,財政司前司長梁錦松創辦的所羅門教育及教育2.1大教育平台周六(3月4日)舉辦研討會,探討教育工作者可以怎樣採用新的工具和方法,改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邁向新時代。

主辦機構即時向出席的教育工作者示範使用多個生成AI程式,包括作文、美術設計、工作時間流程編排、翻譯等等,只需鍵入幾個指令辭語,幾秒鐘內程式馬上生成完整作品,不論文字或美術設計水準,幾乎都達至幾可亂真的專業水平。

主辦機構以老師情景示範如何使用ChatGPT。
主辦機構以老師情景示範如何使用ChatGPT。

ChatGPT可即時生成10條填充題。
ChatGPT可即時生成10條填充題。

創新工場董事長及行政總裁、Google前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博士透過線上分享。他表示,人工智能發展漸漸成熟,這一類平台已可稱為「AI 2.0」,是一個幫助學習和成長很好的工具,顛覆了傳統的教育制度。他強調,未來不再可能以死記硬背去教育孩子。

所羅門教育及教育2.1大教育平台周六舉辦AI與教育的研討會。
所羅門教育及教育2.1大教育平台周六舉辦AI與教育的研討會。

李開復:AI 2.0挑戰人們的想像力

李開復指出,跟「AI 1.0」不同,「AI 2.0」並非為單一應用程式如「抖音」服務,而是一個龐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吸收了世界所有數據,因而能夠總結、概念化、記憶及組合知識,並生成及討論想法、提出見解,是一個超級量化大腦。除了回答問題,更能創建逼真的照片和視頻。「這項工具挑戰了人們對機器的想像力,甚至做到人類做不到的事情,因而是一個非凡的突破。」

但是,他也提到這些平台存在重大的缺陷,它們未能辨別事實或虛構的事情,甚至可以被用來操縱他人。在教育方面,AI 2.0是一個幫助學習和成長很好的工具,但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產品、搜索引擎的替代品,學生在使用ChatGPT時須學會複檢事實(fact check),只能用來擴闊思路。

他認為這些工具是為人機共存的社會而生,因此批評那些禁止使用ChatGPT的想法是十分短視,因為技術缺陷可以隨着時間推移得到解決,我們將迎來更多不同工具,它們將代替重複性工作。「我們可以預測,未來的PowerPoint可以根據你的想法自動生成一個簡報,配以適合的圖像;未來的Photoshop只需描述便能自行創建圖像,透過對話來進行調整。」因此,未來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一定不會是工匠,而是具有控制AI、制定戰略、提出新想法的能力。

李開復博士強調,未來不再可能以死記硬背去教育孩子。(錄像截圖)
李開復博士強調,未來不再可能以死記硬背去教育孩子。(錄像截圖)

教育不能拒絕AI 而要反思未來

由是觀之,李開復指出我們不能讓學生遠離AI,而是反思這場技術革命將會有哪些改變,以及我們需要培育哪種適切的人才。他認為,今天的生活方式與數千年前的人類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卻出奇地維持原狀,由老師教授知識並測試學生能否記起,與成功完全脫鈎。「這是完全落後及錯誤的!當人工智能可以做得更好時,為什麼我們要培養學生成為永遠無法戰勝AI的記憶機器?」他質疑道。

他續指,未來不再可能以死記硬背去教育孩子。「今天的教育制度強調紀律,但其本質上是保守的,只教授過去數千年行之有效的技術,無法發掘孩子的潛能,幫助他們找到一份不會被AI取代、有滿足感的工作。」他也反駁努力便能得到回報的說法是一種洗腦意識,讓人忍受一輩子便着重複性工作的命運。「AI釋放(liberated)了我們,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來到這個地球的目的。」

李開復指出,未來5至15年內將被AI取代一部分工作。(李開復簡報截圖)
李開復指出,未來5至15年內將被AI取代一部分工作。(李開復簡報截圖)

李開復認為,「努力便能得到回報」的說法不過是一種洗腦。(Shutterstock)
李開復認為,「努力便能得到回報」的說法不過是一種洗腦。(Shutterstock)

持守3R價值 避免製造「憂鬱的子孫」

他重申,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做只有人類才能做到的事情,避免子孫後代陷入不會製造經濟價值、失去人生意義、憂鬱(depressed)的社會。那麼AI無法做到什麼事?他認為,AI無法為自己設定目標、進行跨領域思考及工作、創建戰略規劃;它也沒有任何感官,因此沒有同理/情心。

他提出「3R」概念作為教育的核心──學習新技能應對AI經濟(Relearn)、利用工具支撐人機共生(human-AI symbiosis)(Recalibrate)、建設新一輪復興(Renaissance)。他認為,AI將會在未來5至15年同時代替、優化及新增許多工種,因此社會需要幫助民眾轉型,以及捕捉新機遇。另外,AI也會像14至16世紀商人資助文藝復興浪潮一樣,注入靈活性、保持人的熱情,繼而誘發新一波文藝復興。

「隨着人類擁有更多時間,我們可以預料將有更多兼職藝術家,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將能夠擺脫批作業的苦差事,轉而設計鼓勵好奇心和創造力的課程。」

人類與AI分野的兩個維度。(李開復簡報截圖)
人類與AI分野的兩個維度。(李開復簡報截圖)

施俊輝:新科技層出不窮 老師要勇於接受挑戰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在致辭時表示,香港學界一直與時並進、自強不息,近年不少人工智能相關學習活動湧現正是好例子。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未來將有更多新穎、高端工具出現,他寄語同工繼續留意、了解最新趨勢,探索如何應用它們在教育當中,提升教學效能。

另外,他又認為教師的工作不易被取代,但了解科技發展帶來的焦慮。他也指出,科技發展也帶來機遇及變革的可能,例如在疫情期間,老師運用了不同工具推行混合模式教學。同工對資訊及創新科技抱持開放態度、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難能可貴,應該推而廣之,相信教育界可以善用這些工具,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在人工智能廣泛應用的今天,學生的全人發展、思辨能力、創意力變得尤其重要」,他指出,在加強數碼素養教育同時,也要加強價值觀教育,例如樂於幫助、誠實等,讓學生可以在符合道德下有效率地使用這些工具,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及終身學習者,也為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作出貢獻。

施俊輝引用David Perkins的著作Future Wise: Educating Our Children for a Changing World,呼籲同工重新想像(reimagine)教育制度的可能性。

施俊輝認為,教師的工作不易被取代,但需要了解最新趨勢。
施俊輝認為,教師的工作不易被取代,但需要了解最新趨勢。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