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刻劃創科發展藍圖 進取有突破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上周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推出本屆政府未來5至10年的創科發展規劃。包括多項政策成果量化的發展目標,推動特定產業,加強與內地部委的聯繫和溝通等。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上周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兼顧本地創科發展所需的融資、人力資源和科普教育等範疇,也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從而發展實體經濟,更全面配合國家科技興國的發展戰略。

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出,《藍圖》是本屆政府未來5至10年的創科發展規劃。《藍圖》採用了「強弱危機」(SWOT)分析方法編寫,找出香港本身在創科領域的優勢和弱點,瞄準機遇,為香港創科發展制訂四大方向、八大重點策略,從中可見孫東局長由士入仕,為政府政策制訂注入更科學化的嚴謹治學之風。筆者認為《藍圖》擺脫了過往政府規劃的一些無形枷鎖和束縛,具突破性。

關鍵績效清晰發展目標

第一點突破是「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制定,清晰地為多項政策成果設置量化的發展目標,可供議會及公眾監察其進度。例如指標包括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比率,由現時0.99%增至2032年達2%;獨角獸企業數目由現時12家增至約30家;創科從業員人數由現時約45000人增加至不少於10萬人;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由現時1%增至5%等。

雖然有評論認為指標過分保守,例如研發開支到2032年才增加至2%時間過長;從業員人數增長可能不足應付業界需求等。然而,筆者卻不完全同意,以國家研發開支對本地生產總值為例,且比較國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科技規劃,它們之間每5年的增長目標為0.5%,因此香港10年增長1%是有跡可尋的。再者,從業人數隨着研發投入同樣地倍增,也是合理的推算。

第二項突破點是,挑選特定產業加以推動,與過往政府的「積極不干預」產業政策原則背道而馳。然而這原則是完全不適用於創科產業發展的,創科投資風險極高,所謂「Hi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若然政府不作前瞻性的前期投資,創科產業難以起飛。

全球其他政府的產業政策也是有導向性的,且看美國、日本、韓國等都重點投資人工智能。例如80、90年代電子業非常蓬勃,有科技投資者計劃在香港開發晶片產業,但卻因為政府積極不干預,不願意在土地、稅務等政策上作出支持,最後這機會便蟬過別枝,去了台灣。今次《藍圖》在「新型工業化」部分,表明會加強支援策略產業,例如新能源汽車及半導體晶片產業發展,是非常進取的做法,反映新一屆特區政府主動有為的施政新思維。

挑特定產業推動新思維

第三點突破是與國家融合。從前特區政府制訂政策,少有專門篇章探討與不同內地部委的聯繫和溝通,《藍圖》卻在資金、人員和數據等範疇,爭取落實更多促進跨境流動的措施;亦與南沙及前海加強聯動,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而更大的目標,則是推動香港與內地創新體系接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香港成為國家的科技發展的組成部分而不再是旁觀者。

筆者過去多年與學界、業界聯繫,加上上周履新立法會議員職務,正可利用各方的聯繫及新公職,擔起產、學、研各方連結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推動「從一到N」,讓更多科研成果成功轉化落地,協助推動《藍圖》得以真正落實,一同以創科為香港創未來。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