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回首過去這些年,認為市場化改革使得中國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應該要強化國有經濟的比重,強化國家對於資源的控制和對於收入的控制。坦率地講,這些人說這個話、做這種判斷時根本就沒有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實際數據。
集體經濟結果不似預期
原來我們所信奉的通過搞集體經濟、國有經濟,通過徵稅來實現共同富裕、降低收入差距的願望跟實際看到的結果是正好相反的,把這麼多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裏,最後必然產生一個結果:有權的、有關係的人有機會增加收入,因為他們更能夠掌握全社會集中起來的資源;沒有權、也沒有關係的人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幸運了,只能作為工薪階層或普通工人,由此產生的財富結構和收入結構在過去經濟制度的安排之下,帶來了很大的扭曲和收入機會的不平等。
改進中國社會勞動收入分配的一個路徑,是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市場。2008年10月17屆三中全會公布的文件讓很多人都很高興,因為那次的報告裏重點談到了在全國範圍之內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市場。這種改革如果不做,農村土地使用權市場不建立起來,除了城市老百姓之外,對於中國整個收入分配曲線影響最大的一塊,肯定是農民。
對於農民來說,最核心的資產不是他們的智力資本,也不是他們的雙手,而是他們的土地。現在他們的土地不能周轉,不能買賣,也不能做抵押,農民最核心的資本是不能動的。
農民核心資本無法移動
而城市人的核心資本是人力資本,是自己的一雙手,是自己的智力資本,過去這些年勞動力市場愈來愈放鬆,原來換單位都要領導批,不能隨便辭職,否則不給你把檔案發出去,但這些年勞動力市場愈來愈放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城市人最核心的資本,人力資本被流動起來了,由此帶來了收入,城市收入的增加和福祉的上升;但農民最核心的資本照樣被鎖在那兒不能動。
這是一種不對稱的改革,對城市人更優惠,但對農民更加不公平,這方面的改革必須進行,要把土地交易市場搞活,以土地使用權為基礎做抵押的限制必須要放開。
土地流轉的批評者認為,城市人的工作力是可再生的,不會一次交易完;如果農民把土地交易出去了,就變得一無所有了。但並不是所有農民都會這樣選擇,至少要給他們選擇的空間,有能力的人可以進入城市,而且會在城市活得很好,找到的工作也很好,為什麼不可以把他們的手腳放開,讓他們可以選擇賣掉自己的土地使用權,把一家人搬到城市?
給農民選擇的空間
不管是從哪個國家的經濟或是經濟學一般道理來看,幫助農民最好的辦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讓他們離開農村,從整個家庭的收入狀況、生活改善的角度來講,農業是不可能有出路的,道理很簡單,每個人每天三頓飯,最多四、五頓飯,不會因為中國人的收入增加而變成一天吃10、20頓飯,原來窮的時候一天才吃三頓飯,沒有人這樣做。
換句話說,人的生物熱量需求每天大概是3000卡路里左右,如果吃的東西太多,一天吸收到身體里的卡路里超過3000,那就很快會長胖。很多人說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要在農村推廣科學技術,他們以為這樣做可以讓農民增加收入,但實際的效果是把農民的收入變得更加沒有增長前景,幾個人就可以生產更多人所需要的食物和熱量,這就意味着更多農民沒有工作做,被擠掉,除非中國人口非常快速的增長,否則整個中國對於農產品和食品的需求不會增長太多,每天3000卡路里的上限從生理的角度限制了對於農產品產出的需求不可能增加。
農業收入增長前景有限
農業佔GDP的比重現在也就是10多個百分點左右,70年代前還有70%;美國也差不多,在200多年以前,美國的農業產出佔當時美國GDP的70至80%,但現在農業產出不到美國GDP的1%,中國也在走這個路,所有國家都在走這個路,就是因為人每天吸收的熱量最好不要超過3000卡路里,超過就不行了,你再通過三農發展農村,讓更多農民留在農村,以為是在幫他們的忙,實際幫的是倒忙,把農民和他們的後代鎖定在一個沒有出息,不可能改善收入和生活前景的農業中了。
中國最後也會出現農業產出佔GDP比重不到1%的局面,這些人以為不讓農民放棄土地好像是幫了他們,其實不是。從中國過去的歷史和其他國家的歷史來看,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幫助農民的想法和態度、政策建議,從實質效果上來說是害了農民。
原刊於「人文經濟學會」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