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詩中的「風力」

鍾嶸《詩品》論曰:「豈直為田家語耶?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陶淵明之隱之逸,乃政治環境使然,假如不是亂世,不是改朝換代,他又怎會隱忍於廬山腳下當一農民?

我在本欄曾發表〈啟迪心靈的陶淵明詩句〉一文,介紹陶淵明(365-427)詩中充滿哲理的名句,在閱讀和欣賞陶詩都應特別注意。陶淵明被稱為「田園詩人」,他的詩率意任真、平淡自然,如他的《歸園田居》五首,將田園生活的真、善、美敘寫出來,確令人心動神移,不期然產生跟他一起務農之思。

心懷「大濟蒼生」之志

但我們必須了解,在陶淵明決意歸隱前,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就算歸隱之後,他的心表面平靜,但心內仍隱然存在一股欲發而不得發的力量,就像大海汪洋,表面上平靜無波,而海底卻有暗流一樣。鍾嶸(?-518)《詩品》評他的詩:「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是很有灼見的。試看以下陶句: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十二首之四)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十)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詠荊軻》)

時運不齊 有志難伸

然而,當時運不齊,有志難伸,詩人便表現出特立獨行的清峻之節與道德責任感: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 (《形贈影》)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神釋》)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和郭主簿》二首之二)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之一)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之二)

「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飲酒並序》二十首之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飲酒並序》二十首之五)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飲酒並序》二十首之七)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飲酒並序》二十首之八)

陶淵明欲「得志與民由之」(《孟子.滕文公下》),卻「不得志獨行其道」(引同上),心裏不平固然,但沒有怨天尤人之態,仍然隱藏着一顆不能自已的仁者安仁之心。朱熹(1130-1200)評:「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朱子語類》)龔自珍(1792-1841)說:「陶潛酷似卧龍豪,千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己亥雜詩》三百一十五首之一百三十)都是知者一語中的之言。

鍾嶸《詩品》論曰:「豈直為田家語耶?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陶淵明之隱之逸,乃政治環境使然,假如不是亂世,不是改朝換代,他又怎會隱忍於廬山腳下當一農民?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招祥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