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意大利社會學家阿銳基是研究資本主義周期性危機的權威。他很早就提出一個觀點:霸權很難超脫衰落的宿命,因為霸權的經濟遲早會出現過度金融化的問題,而當前美國正陷入這樣的困境。
金融壓倒實業
在霸權的興起和鞏固階段,實體經濟與金融可以維持良性互動,讓霸權國保持製造業的旺盛競爭力。但霸權國的金融業往往發展過度並與實體經濟剝離,最終形成金融壓倒實業的態勢。這種局面的形成,既源於金融業獲利周期短、利潤率高的誘惑,也由於霸權國控制國際分工,以及其貨幣的國際貨幣屬性。
金融壓倒實業,不僅造成霸權國經濟實力衰退,嚴重削弱霸權的物質基礎,還侵蝕了霸權得以維繫的國際制度結構。美國霸權的持續衰落是個大概率事件。過度發達的金融業,在短期內為美國提供了經濟支援,在中長期卻導致實業顯著衰退和國際地位下降。
資本大鱷是索取者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福洛荷長期觀察金融市場,在華府與紐約訪談核心人士,2016年出版《大掠奪》。著作直指金融業及金融業思考方式如何凌駕一切產業趨勢,讓華爾街繼續支配着各行各業,拉大貧富差距,不僅威脅着美國夢的未來,也威脅着世界經濟的前景。
她提供了怵目心驚的數據:美國只有15%的貨幣進入了實體經濟,其他貨幣均留在金融領域內自我迴圈;金融業攫取全美經濟利潤的25%,卻只創造4%就業崗位;美國最大和最賺錢的企業巨頭,將更多的資金投入股市而非研發創新。
美國最頂尖的20位億萬富豪的財富,都是從金融活動而非實體部門獲得,他們早已不是財富的創造者,而成了名副其實的資本大鱷,如同作者所言,不是製造者而是索取者。
美國能否逆轉霸權衰落,取決於政府是否有能力遏制金融業的非理性發展。
然而美國現有的政治和經濟結構,決定了它很難回歸金融和實業的良性互動,政府只能適度增強對實業的支援力度,以減緩自身衰落的速度,但這些努力又反過來損害了支持美國霸權的國際制度,導致霸權地位進一步衰落。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