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英雄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的出現,本身是蘇聯政經發展的產物,他的大膽改革激起了世界各地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但中國內部的改革力量卻在「六四」後遭遇覆滅的命運,然而「六四」餘波卻令柏林圍牆最終全面崩塌。

相信30歲以下的讀者,很少人聽過這個名字──早前逝世、享年91 歲的蘇共前總書記戈爾巴喬夫(Gorbachev)。蘇聯共產主義的龐大帝國在1991年解體。當年12月25日,戈氏坐在總統府辦公室內,簽字正式辭去蘇聯總統職位(這職位設立了僅一年多)。1917年列寧建立的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從此消失,而戈氏就任蘇共總書記亦只有6年。

當時電視台要求他一邊簽字,一邊將攝影機移近,而最後推到他簽字時的大特寫為止;但戈爾巴喬夫拒絕了,他認為這種拍法是對他的侮辱。戈氏堅持先在文件上簽字,然後才公布辭職,以自己的方式保持了尊嚴。

東歐人民眼中英雄 卻受俄國民眾唾棄

無疑戈氏是20世紀的政治巨人之一,他在蘇聯推動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及經濟改革──「開放」(Glasnost)和「重構」(Perestroika),希望藉此改變蘇式史太林的政經體制,建立一個真正民主社會主義國家。他結束了東西方冷戰,曾經給予這個世界一個充滿希望及理想的年代,於政治學家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所稱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在東歐從極權共產主義中解放的人民眼裏,他是真正的英雄。但弔詭地,他卻受到本國人民唾棄,在1996年總統大選,他連1%的選票都拿不到;俄國現任總統普京亦曾說「蘇聯崩解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

戈氏1980年進入蘇共政治局,年僅54歲就擔任蘇共總書記。在1982至1985年間,政治上3任蘇共總書記逝世,繼任危機深重;經濟上,布里茲涅夫執政18年,經濟發展停滯,消費工業落後,生產力低下,商店門前人們大排長龍,布氏大力推動軍事工業,但與美國的軍事競爭陷於無底深潭。年輕的戈氏乘勢崛起,順理成章;令人想不到的是其大膽構想及果斷實行,讓人耳目一新。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根源於對原始資本主義剝削的批判。19世紀中葉,社會主義已成為一股在歐洲極有影響力的思潮;到19世紀末葉,歐洲出現廣泛的工人階級社會運動,爭取階級平等。但傳入俄國而且取得成功的,卻是列寧式革命的共產主義學說及實踐。

列寧的革命推翻沙皇王朝,建立共產主義體制,其內容包含3點:第一,革命的知識精英建立政權,實行民主集中制,工人淪為「受教育」的階級;第二,俄國是相對落後的國家,因此革命主要目的是發展生產力,特別是重工業;第三,列寧以一黨專政代替無產階級專政,建立國安部門,剷除異己力量。

從1929到1953年,史太林統治蘇聯24年,這段時間的特色,成了全世界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形態(毛澤東時代正是實行此種模式;南斯拉夫模式則是例外)。政治上的極權,已不需多說;經濟上,建立中央計劃指標、決定投資及價格,強調重工業發展,忽視消費工業,榨取農業支援工業等。

蘇聯的經濟改革始於赫魯曉夫,但成效不彰。踏入70、80年代,蘇聯經濟弊病更嚴重:消費品嚴重不足,生產效率、人民工作積極性低,農業欠收,與西方科學水平相距日遠。最重要的是,中央集權體制令人們慣於接受命令,喪失個人及地方積極性。其次,計劃體制形成一個「特權層級」(nomenklatura),構成改革的重大阻力。

最大錯誤乃政治改革過激

從這個角度看,可理解為何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雙箭齊發,甚至是政治先行,經濟隨後。他要先打破人民及地方的惰性,發揮其積極性,打破特權層級的壟斷,消滅改革阻力;其後在經濟上引入市場機制,鬆綁價格制度,以利潤導引生產,刺激生產積極性。就主觀而言,戈氏當然不想分裂蘇聯國土及瓦解蘇共;但事物發展往往不按人的意志而行。於1990年中,他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同學會聚會中公開表示,他所推動的改革措施恐怕已失去控制了。日後的發展果然如此。

回顧歷史,戈氏的最大錯誤是過激的政治改革,令他無法回頭。蘇聯幅員廣大,由15個共和國組成。戈氏修改憲法,給予各共和國較大的自決權力,並宣布各共和國的地方議會可自由選舉,成立全新的人民代表議會,及刪除蘇共壟斷政治權力的憲法條文等。一下子地方議會全落入激進改革派手中,地方議會選舉滋生了離心力量,間接削弱了戈氏權力。

另一方面,設立總統職位令他與原本是其權力基礎的蘇共切割,進一步弱化權力,最後成為一個空殼。經濟上,他的「500日休克療法」過早下放決策權及開放價格,使局勢更惡化。當各共和國人民選出來的領導人紛紛要求獨立時,戈氏已沒有力量阻止了。

1990年,戈爾巴喬夫(右二)前往立陶宛,企圖說服立陶宛留在蘇聯。(Wikimedia Commons)
1990年,戈爾巴喬夫(右二)前往立陶宛,企圖說服立陶宛留在蘇聯。(Wikimedia Commons)

1989年訪華 捲入中國內部鬥爭

1980年代的中國同樣走上改革道路,當年的戈爾巴喬夫亦是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的英雄,中蘇兩國在同時期的改革浪潮中重新相遇。中國在1950年初向蘇聯一面倒,60年代與蘇共大辯論,1969年爆發珍寶島戰爭,70年代聯美抗蘇,80年代放棄極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戈爾巴喬夫於1989年5月15日訪華,被認為是中蘇兩國兩黨自1960年代關係破裂後,雙方高層領導的首次會晤。戈氏訪華受到中國改革派及自由派知識分子歡迎,誰不知無意中竟捲進中國內部的權力及路線鬥爭。

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觸發了學生、工人及市民的示威浪潮,要求政治改革、防止「官倒」及壓抑物價,逾月未息。當時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與戈氏會面,透露了鄧小平是中國的真正掌舵人,而不是自己。其時鄧小平的正式職銜是中共軍委主席,唯只是一名普通黨員。

消息傳出後,人們嘩然,長安街頭示威浪潮中出現「老人政治下台」的標語,令鄧小平大怒。多年後有消息傳出,是趙紫陽改革派試圖利用人民及學生的示威活動,迫使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共八老」退出權力中心,此舉使鄧小平鐵了心要「廢黜」趙紫陽。不巧,趙在4月23至29日出訪北韓,犯下可能是他一生人中最致命的錯誤。

當然,戈爾巴喬夫回國後亦想不到,僅兩個多星期後中國發生了血腥的「六四」,趙紫陽事後被軟禁;而戈氏都想不到,自己的黨及國家,一年多後也會在地球上消失。

沒有放棄「民主社會主義」理想

歷史發展的確有出乎意料的結果。事情發生有其因果,因可能產生果,而果亦可能變成因。戈爾巴喬夫的出現,本身是蘇聯政經發展的產物,他的大膽改革激起了世界各地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但中國內部的改革力量卻在「六四」後遭遇覆滅的命運,然而「六四」餘波卻令東德軍隊在面對衝擊柏林圍牆的東德群眾時不敢開槍,柏林圍牆最終全面崩塌,再跟着東歐陣營全面瓦解,最後蘇聯亦倒下。

在遙遠的東方,「紅色大國」汲取「歷史教訓」,誓不能讓「黨內戈爾巴喬夫」出現,借用市場機制力量及美國消費市場,固化的體制得以重生,促成經濟奇蹟,鞏固了統治,用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力量,安然渡過西方制裁的危機。

晚年的戈爾巴喬夫深知自己的悲劇性,他沒有放棄「民主社會主義」的理想,仍然認為個人自由及民主制度在「國族建構」(nation-building)中是關鍵一環。他試圖在蘇聯建立一個融合自由、民主及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無疑是失敗了,但這些本來應該是所有從政者的理想。他在歐洲乃至西方仍然贏得廣泛尊敬;至於在俄國,最低限度,普京在戈氏生日時會向他致以崇高敬意。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