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業男女失衡 不利發展須扭轉

若香港忽略「半邊天」的貢獻,香港創科發展的潛力定會銳減,所以筆者建議政府在推行人才計劃時,加大力度鼓勵更多女學生參加,令香港創科產業發展更多元化、更具創意。

今年7月在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中蟬聯冠軍的中文大學隊「黃金入球」,於上周日代表香港出戰在印度舉行的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經過一個月的「地獄式訓練」,隊伍不負眾望,勇奪冠軍。

成績固然重要,老師見到學生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當然雀躍不已。令筆者更欣慰的,是「黃金入球」隊6位主要成員,都是本地大學一年級或二年級的工程學系學生,而且3男3女。筆者一直大力推動中小學STEM教育,鼓勵本地學生升讀大學時,選擇修讀理工科,因此眼見今次隊中學生都來自本地,尤其興奮,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略有成果。

高科技領域女性只佔少數

另外,「女性工程師」運動是世界潮流,英國國際工程技術學會(IET)、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等都設有不同計劃,推動職場有更多女性工程師,達至男女平等,同機會同薪同酬。世界經濟論壇與領英於2020年的合作研究報告顯示,在大多數的新興行業中,女性從業員的數量約少於男性四成;而在高科技領域,差距更為懸殊,特別是在需要顛覆性技能的領域,女性從業員的數量均低於三成。

這一差距在「雲計算」相關崗位最為明顯,只有12%是女性,而從事工程和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女性,也分別只有15%和26%。

這的確是個不理想的現象,其實在學界,男女生的表現並無差異,且看是次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中大「黃金入球」隊伍在訓練期間,不斷進行機械人技術研發,包括以360度轉動車輪的技術,提升速度和靈活性;以深度攝影機和角動量感應器技術,分別探測對方和己方位置,判斷射球速度和角度等。比賽除了鬥志鬥技術之外,亦要鬥創新和鬥靈活性,過程中明顯巾幗不讓鬚眉,男女成員的能力不相伯仲。

筆者多年來積極推動中小學STEM教育,並曾舉辦多個相關的公開比賽,過程中親眼見到不少女同學參與。她們都對STEM大感興趣,且分析及動手能力都非常之強,在比賽中表現突出,屢創佳績。儘管如此,女學生最終選擇修讀大學理工科的比例仍然較低,這現象絕對不利本地創科發展。

忽略半邊天 創科潛力定銳減

有香港女工程師現身說法表示,「作為一個女性,喺呢一行唔係一件好奇怪嘅事,也得到用戶的信任。但呢個位有時比想像中更加困難,尤其是面對班廠佬」。這現像難免會影響女性考慮入行,窒礙本地創科產業,不利香港經濟復甦和進一步發展。

新一屆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並銳意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要達成這目標科技人才尤其關鍵。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近日提到拓展創科實習計劃,強調要加強海外大學的學生來港實習,例如應科院等,每年要加大從海外來港實習的人數,特別是在海外讀書的港人能否盡量多點回流。若香港忽略「半邊天」的貢獻,香港創科發展的潛力定會銳減,所以筆者建議政府在推行人才計劃時,加大力度鼓勵更多女學生參加,令香港創科產業發展更多元化、更具創意。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