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糾正兒童「概念化」繪畫?

讓孩子逐漸積累和豐富社會經驗,使大腦中儲存、死板的繪畫概念,轉換成生活的記憶和自主感性表現。從遊戲中學習、從情境中認知等學習策略,在現代美術教育設計,都用得着。

今次繼續談談「兒童畫」這個課題,因為當中不少問題困擾老師和家長,例如「繪畫概念化」。

概念化繪畫  局限孩子想像力

11、12歲以下的少兒常常會畫出很多概念化的畫。所謂概念化的畫,就是不論畫什麼樣的內容,畫出來某些主題形象總是以同一種形式出現。比如畫太陽,就都是畫一個圓圈,周圍畫幾條線,代表光;畫樹就是在樹幹上畫兩個羊角似的叉,然後以一個大圈代表樹冠等等。在用色上也是如此,天空全塗天藍色,太陽畫紅色,樹幹則塗褐色等等。概念化的作品可說並不是真正的兒童畫。

為什麼少兒會畫出概念化的畫呢?主要和他們在這個時期成長發育的特點有關。4歲左右的孩子一般已有強烈地希望認識周圍世界的傾向,同時也強烈地希望表達自己的意念。但是,這個時期他們的大腦和四肢又不能充分協調。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特別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比如,成人繪製的兒童畫(也就是兒童讀物中的美術作品)、影視動畫中的形象,以及成人為圖省事而教給孩子的各種簡化形象(簡筆畫)等等,正是上述因素影響了孩子繪畫作品的技法和表現。

概念化的形象和色彩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就在於:他們一旦以概念化的形象和色彩去畫畫以後,就不再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認真仔細地觀察周圍世界。孩子們會認為自己已經學會畫畫了,他們畫的形象開始一成不變,成了一種機械的重複。這樣不動腦子的繪畫,對孩子的成長怎麼會有益處呢?

讓孩童學會觀察世界

畫畫應該學習把自己所看、所記、所想的內容,以自己的方法表現出來。可是概念化的畫卻沒有強調這些重點,有的只是孩子背出來、死記住的外來概念,這對發展孩子的創造能力是沒有益處的。所以,做輔導者的不能以孩子是否能畫出漂亮的概念化畫作為目標,並以此滿足,而應該輔導孩子盡可能快速地擺脫這些概念化畫風的影響。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更多地投入到五彩繽紛的生活中去,逐漸地積累和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使他們大腦中存儲的死板概念化形象,轉換成生活的記憶和自主感性表現。從遊戲中學習、從情境中認知等學習策略,在現代美術教育設計,都用得着。

老師們要明白,所謂豐富的生活經驗也並不全是指遊覽、參觀或旅行所得的印象。豐富的生活經驗更多地是指孩子本身的生活領域:比如,孩子的遊戲;孩子對家庭、對周圍生活的認識;孩子與輔導者、朋友的親密關係等。這一切甚至比遊覽、參觀、旅行更有實際的意義。

其次,在孩子觀察周圍世界時,應該鼓勵他們仔細的觀察。其實,他們往往只是膚淺地了解所觀察的表面內容,當需要在畫中深入表現時,他們的觀察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那些概念化的形象就又在作品中出現。輔導孩子仔細地觀察並不只是讓他們看,還可以讓他們摸一摸,動一動,聞一聞,聽一聽,充分調動他們全部的感覺器官,使孩子對所要畫的對象有更充分的、更全面的、更細緻的掌握。

從兒童的眼光看畫作

當孩子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了過去不知道的、過去沒見過的或視而不見的內容時,這些細節就會強烈地刺激孩子的感情,激發他們創作的欲望。在孩子充滿激情、多元感受的筆下,才可能出現真正的兒童畫。說白了,真正的兒童畫應該是能夠反映兒童自己真實情感的作品。

上次分享的一則討論兒童畫文稿,曾提及美術評選活動有很多專家對「兒童畫」的界定過份執着於某種概念化的兒童表現形式。今天讓我們思考可以從創作者的身份──兒童,與及以這種特定身份的客觀觀察、主觀感受和個人表達的作品,去界定什麼是真正的兒童畫。另外,學習如何幫助兒童走出表達概念化和透過感統訓練強化感知機能去提升創意表現,也值得老師和家長繼續關注。

有需要進一步探究,歡迎電郵[email protected]聯繫。

「亞太家長美育」之六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