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周前提到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發表的PISA第三卷報告。這份報告,根據PISA(15歲學童)收集的許多背景數據,集中探索各國學生的「生活品質」(wellness)。申明是學生學術能力以外的重要因素。
正如周前本欄引述,該報告開宗明義說的一番話,值得深思,這裏重複一下:「學校不只是學生獲得學術技能的地方,學校也要幫助學生在逆境中變得更加堅強,與周圍的人更加團結,也對未來有更高的期望。無論如何,學校是孩子們經歷社會各個方面的第一個場所,這些經歷將會對他們生命中的態度與行為,有莫大的影響。」
正如本欄前文所述,這是對於近年全球「分數掛帥」、「測評為尚」、「學業至上」潮流的一帖清醒劑。但也可以間接感到一股新的清流:追尋教育目的。
工業模式 學歷掛帥
筆者在本欄多次提到,當代的教育集中在學校體系,基本上是工業社會高峰時期的產物。教育的目的幾乎全部在於學生就業,或者說全社會的勞動力供給予分配。毫不誇張地說,是把「人」(human beings)轉化為「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因此,為學生提供的,主要是學歷,是有市場價值的學歷(credentials)。為了獲得學歷,學生就需要經過考試,因而有課程、大綱,因而有規定的科目、劃一的學習過程,於是有班級,有學校,等等。
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一定不服氣,「我們在學校,也非常着重學生的全面成長,我們不只是為了考試。」的確,尤其在華人、日、韓社會,教師和學校的責任絕對不限於考試、分數,這是事實;但另一方面,這些學術成績以外的學生成長過程,是主要的考試(尤其是公開考試)不會在意的。傳統的香港學校,成績表上還會有「操行」一欄,教師寫上評語;有時候是英文的「conduct」、「application」。在過去歷年的中學會考、現在的DSE,教師和學生在科目成績以外的努力,是沒有記錄的。
因而這些公開考試成績表的用家──上一級的教育機構、未來僱主──也無從在成績表上看到學生學業成績以外的表現。不是有誰做錯了什麼事,而是公開考試的目標,本來就不包括那些「軟」因素。因此,大學也好、僱主也好,只好從學校的推薦、短暫的面試、臨時的心理測驗等等,來了解學生的「軟」表現。
四大支柱 超越學歷
在西方的教育文獻裏面,能夠突破這種且稱為「純智力」因素的,是1956年Benjamin Bloom的分類(taxonomy)。這本來是廣義的課程範疇分類,分為智力(cognitive)、情感(affective)與動作(psychomotor),大致是知識、態度與技能。據此,他把人類的學習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估、創造7個層次。但是學歷的評定,幾乎都是停留在低層次的記憶,加上小量的理解、應用與分析。情感範疇的表現,鮮有進入測評領域的。
首先在理念上突破現代教育建制觀念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6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一般以撰寫組的主席命名,稱為Delors報告(本欄介紹過)。書的原名是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也就是提出人類學習的「四大支柱」: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Be(譯法很多,筆者的闡釋是「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共存、學會自為」)。這是第一次打破了教育建制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因此把學習的領域擴到學校以外、學齡之後。以後的終身學習、校外的體現式學習,都包在這個框架裏面。Delors報告的影響歷久不衰,是頗為有前瞻威力的文件。至今,許多國家的教育改革,都拿它作為根據。但是按四大支柱的原理,今天的正規教育,尤其是公開考試所包含的,充其量只是「learning to know」。其他的都不屬於學歷的範圍。
隨後,在2003年,經過經年的努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表了一份報告,現在一般稱為DeSeCo,全名是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這是一份頗為詳盡的報告,目的是為了「(個人的)成功生活與社會的有效運作」。總括來說,是簡潔的3條:在複雜的群體中與人交往、 自主地生活、靈活地運用工具。筆者曾經在本欄介紹過,用中國話來說是如何「對人、對己、對事」。DeSoCo也是至今經常被各國的教育政策檔所引用。用這個框架來檢視教育,其實今天的教育制度所重視的,只是「運用工具」「對事」的一小部分。
這樣來看2002年美國的21st Century Skills,就顯得比較狹隘。其實,21世紀技能的說法,在1990年代已經有人提起,也有點不脛而走;原因是提出21世紀,提醒人們這是新世代應該與過去(20世紀)不一樣。也就是另一個版本的「不一樣的教育」。是2002年,由於有了一個21st Century Skills Partnership,政府配對撥款,動員社會機構和資源,讓學生學會正規學業以外的技能。雖然後來這些「技能」衍生出不少不同的闡釋,但是始終擺脫不了「技能」(skills)這個總概念。美國的21世紀技能,核心是4個領域:一、傳統的3R(讀、寫、算);二、學習與創新技能(4C: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s,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三、生活與職業技能;四、溝通、媒體與科技技能。筆者的理解,skills有兩個特點:一、是工作的需要;二、是可以經過訓練達到的。與上述的Delors 與DeSeCo比較,這裏面缺少了人的品質的考慮與價值觀的元素。
五育並重 反璞歸真
周前提到的PISA第三卷,則提出了學生的「生活品質」(well-being,感謝陳麗雲教授提議的翻譯)。這個概念,包括「智力、心理、身體、群體」4個範疇。認為影響學生的包括家庭、家內資源、社區、同輩、教師、學校 ;而更大範圍的宏觀影響,則包括教育政策、 社會政策、文化價值、經濟狀況、科技創新、全球動態等因素。顯然也是希望從總體的視角來看教育的目的。
如此看來,在全球範圍內,過去的20年左右,都有一個不能滿足於純粹建基於學業成績的學歷體系, 而在重新追尋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來,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因為教育是一個異常牢固的社會建制,而且形成了一個不容易感受外部社會衝擊的封閉系統,要動搖,談何容易。
有兩點感受:第一,看看西方的探索,不禁要想到華人社會的「五育」觀念:德、智、體、群、美。筆者為亞洲協會作的研究,近年在陸、港、韓、日、台、星出現的教育改革,莫不回到「五育」的框架。而這個框架,似乎比上述的一些探索要來得全面和嚴謹。我們在香港的一些朋友,有時候會覺得「五育」是陳腔濫調,但是細心探究,也許是千多年積累下來的智慧,觸及了人類學習跨越時代的根本;因此在新的社會,可以反璞歸真。
第二,香港的教育討論,是否可以區別兩種相反的走向:是加強傳統的正規學歷,而不惜犧牲學生其他的學習?還是減輕正規的學業負擔與考試壓力,釋放學生豐厚的學習潛力?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