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一篇文章〈新幼教指引與幼師專業〉提及公眾一般十分尊重醫生的專業,相信其判斷,故較少越俎代庖要求提供與醫生判斷不一樣的治療方案;但對幼師則似乎不然,不少家長希望子女贏在起跑線,往往要求課程深一點、功課多一點。為何會如此?這又回到幼師是否專業的問題。
香港幼師是專業嗎?港台有別
教師專業化在國際間早有討論,在香港的學術界及政策層面亦不是新鮮事。問題是在一般普羅大眾心目中,教師的專業地位又如何?而同樣是教師,公眾對大學、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的尊重水平似乎亦有差異。根據統計處2016中期人口統計的職業分類,大學及中學教師屬於專業(Professional),而小學及幼稚園教師則只屬輔助專業(Associate Professional)。反觀台灣主計處,教師不論任教層級,均統一以專業視之。兩者均參照「國際職業標準分類」,不過經過本地化調整之後,幼師的專業地位在港台兩地有所差異。
因為寫這篇文章,在網上搜尋相關文獻時,發現程介明教授〈新世代的教師專業〉一文,當中引用Eric Hoyle提出專業的10個特徵,其中包括必須經歷的系統培訓(systematic training)及頗為不俗的聲譽報酬(prestige and remuneration)兩項。香港幼師的專業地位比不上其他教師,正正受上述兩項所影響。
幼師有足夠系統培訓嗎?比中小學還差一點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目前幼師的受訓率達96%,與中學(96.9%)及小學(96.4%)十分接近。不過,從培訓的水平而言則有所差異。幼師的基本訓練乃幼兒教育證書,即業界簡稱為CE的資格,現時一般幼兒教育高級文憑或以上均可取得該資格。而幼兒教育高級文憑在政府的資歷架構中屬第4級。而中小學的師資培訓,現時基本上已達第5級,也就是大學本科水平。2015/16年小學教師擁有學士學位或以上的比率是97%,而中學更達99%。幼師又如何?只有37%擁有學士學位。
不過,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2015年向政府提交報告,當中指出「政府應致力將幼稚園教師的入職資歷要求提升至學位水平」。明年即將實行的幼兒教育資助政策,雖然政府沒有改變幼兒教育證書作為幼師入職的基本要求,但要求聘任主任一職需優先考慮持有幼兒教育學位者;而校長及副校長需有學位的要求維持不變。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小步,但事實上,改變已稍稍在幾年前開始進行。2012/13年,由教資會資助的職前幼兒教育學士學位取錄人數,由116減至46,但同期在職幼兒教育學士學位的取錄人數卻由332增至405,政府先讓在職幼師達到學位程度的傾向明顯。從2011/12至2015/16年,不同院校的幼兒教育學士學位的取錄總人數由592增至819,增幅為38%。儘管增幅不弱,但考慮到有接近7,000位幼師仍未持有學士學位,幼師學位化的水平要達到中小學目前的水平仍然路遙遙。
幼師有不俗的薪酬嗎?難與中小學相比
薪酬方面又如何?2014/15年在參加學券計劃的幼稚園當中,2年或以下年資的全職教師平均薪金為$15,800,而中小學教師的起薪為$24,380。下學年實施的新資助計劃將幼師的起薪點訂為$20,770,2016年第4季所有行業的薪酬中位數為$15,000,相較之下似乎不俗,但屆時中小學教師的起薪相信已達$28,000左右,相差三成有餘。
與公營中小學教師相比,幼師的薪酬怎樣也難望其項背。學歷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關鍵的在於制度。公營中小學的教師按薪級表訂薪,由教育局直接全包資薪。然而,而即使在新的幼兒教育資助制度下,教育局以類似「直資」的方式資助學校,只為教職員的薪金訂出具有上下限的薪酬範圍。正因如此,便出現所謂薪酬範圍中點即頂點的批評。根據教育局為2017/18年制訂的幼師薪酬範圍,中點是$28,850,也即是接近中小學教師的起薪點。換言之,幼師的薪酬實難與中小學相比。
總而言之,香港幼師的專業地位固然比不上律師及醫生,即使在教育專業之內,亦難與中小學教師看齊。幼師專業化道路,仍然是路漫漫。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