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要看的一本書──黃年提出化解兩岸困局的「互統一」

常聽過「打仗太重要,不能只由將軍決定」,當前兩岸情勢在美國強勢主導下,台海情勢十分緊張,不能夠只留給幾個只顧自己「國家利益」或選票考量的政治人物決定。

兩岸能化「危」為「機」?

黃年先生這本剛出版的新著《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是他近20年來評述兩岸關係最完整的探索及總結:

天下文化在10年內出版了他三本相關著作:

2013年:《大屋頂下的中國》
2015年:《蔡英文繞不繞得過中華民國》
2019年:《韓國瑜VS.蔡英文:總統大選與兩岸變局》

兩岸關係是攸關兩岸14多億人口的福祉及命運。這樣密集的出書,正反映兩岸關係發展中不斷出現的瓶頸與弔詭,此刻仍陷於僵局。

黃年《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書影。(天下文化圖片)
黃年《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書影。(天下文化圖片)

美國前任與現任的二位總統特朗普與拜登,為了他們的國家利益與自己的選票,居然把台灣問題從過去的「國際邊緣化」抬舉到當前的「台海危機化」──台灣變成了美中博弈的一堆乾柴、一枚地雷、一個馬前卒。台灣人民該興奮,還是該悲哀?這就是為什麼黃年這位兩岸問題專家,必須再出版這本新著。

「一家之言」的影響力

1978年11月《聯合報》刊出〈一個災禍的中國,必無苟免的台灣〉文章後,啟動了40餘年來黃年的名字與兩岸論述的連結。從1949年以來,兩岸的領導人歷經三個世代更替,黃年評述兩岸情勢的嬗變與和平追求的解方,一直受到海峽兩岸官方與民間的重視。

在現今名嘴與網軍出沒的年代,黃年的文章始終能見人所未見,鏗鏘有力。他不必上電視與網路節目嘶聲吶喊,常以一針見血的評論,可能刺痛各方,也可能啟迪各方,出現了「一家之言」的影響力。

在混沌矛盾、剪不斷理還亂的兩岸論述中,他共獲得了12項新聞評論獎的空前紀錄,包括曾虛白、吳舜文、星雲及金鼎獎等。

在這本新著中,黃年站在「人性的本質與文明的方向」的高度,希望為兩岸困局尋找解方。

黃年認為,台灣不應「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中共也不要返回「馬列主義基本原理」。他主張,兩岸現今在「大屋頂中國」下,維持「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未來若要進一步統一,可以是「共同締造論」的「互統一」。

習近平不需要返回馬列主義、走回頭路,這是黃年的基本立論。(亞新社)
習近平不需要返回馬列主義、走回頭路,這是黃年的基本立論。(亞新社)

倡議「兩岸和平學」

他的「互統一」,以「中華民國」為兩岸最大公約數,這其實正是鄧小平所說的「統一不是誰吃掉誰」的真義所在。

在本文中我要向黃年先生提出,由他來倡議建立一門新的單獨學科,可以稱之為「兩岸和平學」(或「兩岸競合學」),並呼籲各大學及相關系所,可針對此重大題目設立新課程。

想起1959年從落後的台灣去美讀研究所時,剛好趕上新設立的「經濟發展學」,從此變成了我一生的專業。

兩岸分隔逾70年,此書討論兩岸發展歷史演變及競合的關鍵。黃年對習近平說的「心靈契合」相當推重並認真看待。黃年對藍綠紅三方的主要建議是:「定錨中華民國」。這使人覺得兩岸尋求和平並未絕望。我們做為出版者,希望讓海內外的中文讀者,都有機會看到這本重要的書。

黃年如把40餘年發表過的數百萬字論述,整理改編成一本人人可讀的《兩岸競合學》普及版,將是莫大的貢獻。

黃年的體系其實已有學術化的潛能,可將歷年來所原創的各種名詞概念及理論架構,從最早「筷子理論」(1990)、「上位概念的一個中國」(1993)、「統一公投」(1998)、「杯子理論」、「連結論」、「渡河論」、「目的論」、「過程論」、「新新三句」、「王統一/霸統一」,到集大成的「大屋頂中國理論」(2010),加以系統化的整理,即可呈現其學術性及實用性。

因此,我特請作者為本書製作〈精心梳理/大屋頂中國思維架構〉的論述程序表,條理井然,即可窺其堂奧。

兩岸和平重中之重

對岸的領導人說中國「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殘酷的現實卻是:百年來中國窮困時受列強欺侮,此刻中國不再窮困時,又受到美國為首所結盟的反中抗中。

中國歷經百年的艱難,終於繁榮起來,圖為上海街景。(Shutterstock)
中國歷經百年的艱難,終於繁榮起來,圖為上海街景。(Shutterstock)

中國曾有逾百年的艱難,歷經兩岸各自的努力,應當贏得共同的榮耀未來。這或許就是黃年說的:「為世界文明建立典範,為中華民族創造救贖」。

常聽過「打仗太重要,不能只由將軍決定」,當前兩岸情勢在美國強勢主導下,台海情勢十分緊張,不能夠只留給幾個只顧自己「國家利益」或選票考量的政治人物決定。

黃年的「兩岸和平學」,激發兩岸有心人更深入及廣泛的探索,應可使兩岸未來更趨近「人性的本質,文明的方向」,其最終目的務必要獲得兩岸和平。

(部分內容曾刊出於本書「出版者的話」及2021年11月15日《亞洲週刊》。)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