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兩周前提到Mindf*ck一書作為吹哨人爆料,未想在「道」上,馬上遇上哈佛商學院的教授Shoshana Zuboff(下稱Z教授),髮型就像騰雲駕霧一樣的她,上周現身香港一個著名的投資論壇。雖然她劍指的是美國社交巨擘如Google和Facebook等,斥其任意使用用戶的流量足跡,但在我們身邊,刺客所埋伏的火力恐怕不比之弱。
美式監視
Z教授這本獲獎作書名為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草譯《監視資本主義的年代》。
在這本像磚頭一樣厚重、約700頁的巨著中,Z教授毫不留情地鞭撻互聯網平台企業,指它們野蠻地搶略和佔用網民的流量足跡。教授指,本來傳統的資本主義是産權、商品和消費的結合(喜歡歷史哲學的朋友,Z教授有近百頁的位置給大家溫故知新),但近年由於科企用嶄新的技術,當中以免費使用+默認准許作為「似乎是」等價交易的基礎,收集和提煉用戶的瀏覽足跡,轉化為商業情報,但卻將之私有化。
再加上其獨門的算法技術,「我們」作為眼(閲覽)、耳(聽歌)、口(通訊)和指(上網)的主宰(在下《超級巨星經濟學》的用語),卻沒想到這些屬於個人的體驗,當落在刺客手上後,竟然可以把我們的電子人形,拼出一幅幅赤裸裸的圖像來。
Z教授在資料蒐集和多篇論文的對象,以谷歌為主,以上她的作品在谷歌受靶的次數,是臉書的兩倍,可見在2018年前,就算是Z教授,也尚未十分清楚面書的「威力」。
不過,在上周的論壇中,她幾乎集中所有火力朝向臉書,其開場白,就指臉書是特朗普2016年獲勝的重要工具:當其助選團發現美國非洲裔選民可能較不支持這位間接鼓吹「白人至上主義」的候選人後,就透過臉書而以「個性化」的廣告或意見專頁,散播仇恨、霸凌和恐嚇的訊息,令這個界別的選民的投票率大降7%!那4年的美式資本主義框架下的民主是進是退,大家心中有數。
我們的足跡誰在使用
也許以上對大部分港人而言,感覺很遙遠,就算有用戶覺得臉書的確有點霸道,但一種大石砸死蟹的感覺始終壓住這些牢騷。
但其實在我們身邊,平台霸主在過去20年野蠻、「冇王管」、「蛙躍式」的擴張下,有多少中港的電話騙案,是因為騙徒從通訊軟件的保安漏洞中竊得私人信息從而契機下毒手?有多少只有外傭看顧的孩子(在大陸叫「留守兒童」、約有幾百萬至1000萬名),是在玩網遊的光陰虛耗中涮了個無底深淵?有多少的網購是因為刺客熟悉了我們的歷史交易、彈出「個性化」推送、而我們買了就丟在一旁?有多少消費借貸真的是十萬火急,要勞煩「及時雨來花唄借吧」?有多少人知道像我們覺得不甚娛樂、專教人發明星夢的新秀賽,在內地叫做的「偶像養成」,是廣告主+流量平台+製作公司=「做世界」的搶錢(倒奶)經濟?
巨擘的算法擾人,甚至走火入魔,中外皆有。要是Z教授教授能在中港體驗生活的話,她那本書的下冊恐怕要比上冊再沉重一些!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