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卦(地風升)──小樹苗(樹種籽)漸漸長成參天巨木

升卦呈現樹木生長/升進的象,《大象傳》的作者給我們什麼啟示呢?他說「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古人認為,這可以理解為成棟樑的大木材,是由幼樹苗逐少長成;聖人,也是由不斷累積善行而成。

分說四十六:升卦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升卦由坤卦和巽卦組成。「坤」上「巽」下,「坤」為地,「巽」為風,因此說「地風,升」。

「升」是升高的意思,由矮而高,由小而大,是逐漸升長的過程,升卦的卦名,就是取這個意思。

但這個升卦,並不由「地」和「風」兩個象組成。「風行地上」,上巽下坤,是觀卦。升卦的坤在上,巽在下,用了巽卦的另一個象徵義「木」來組成圖象。

《說卦》記有關巽卦的象徵物,寫道:「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原來「巽」以木為象徵物,比「風」還要排行在前啦!

木在地之下,怎樣理解?就把木看作一棵大樹的種子好了,種子不是在地之下嗎?種子發芽,生長,由小而大,由矮而高,不就是慢慢升上來的象嗎?荀爽(東漢末易學家)說:「地中生木,以微至着,升之象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俞琰《周易集說》說:「今夫木,芽蘗始生之時,毫末耳,積累以至歲月之深,則尋丈之高可以干雲,合抱之大可以蔽日,君子之於德豈異是哉。」這段話是說樹木生長的形態的,「芽蘗」是植物萌芽的狀態;「毫末」極言其小,「尋(八尺)丈(十尺)」極言其高,「合抱(伸展雙臂才可環抱)」極言其粗大,「干雲」「蔽日」極言樹之高大的效果。這段話把「地中生木,升」的象說得很具體。

樹木升進帶來什麼啟示

《大象傳》的作者,對這個樹木生長/升進的象,給我們什麼啟示呢?他說「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這句說話中,首先碰到的問題是「順」字。早期的《周易》注釋者王肅所據的版本,「順」字是寫作「慎」字的,到唐朝《周易正義》時根據這個說法,亦作「慎」字解,到朱熹,仍取這個說法。「慎」,「謹慎」的意思,這句便是「事事謹慎乃能積小以至高大也。」(陳夢雷《周易淺述》)但陳夢雷是不主張這個說法的,這便提到「順」字的第二個解釋了。

第二個解釋很容易,不必牽扯到版本學「王肅本『順』作『慎』」,亦不必牽扯到文字學「『順』,當作『慎』。蓋『順』、『慎』古字通用」(均見朱熹《周易本義》),就只解作「順其自然」便可以了。陳夢雷說:「木之生自小至大,人莫見其迹,順其自然也。學問積小以至高大,亦順其自然,不間以私意而已。」(陳夢雷《周易淺述》)朱震則幫助我們解釋了「順德」二字,原來就是「以順為德」(以「順」作為行為的指導)這麼簡單。他說:「木根於地中乃升而上者,順也。君子以順為德,不棄小善,積卑成高,積小成大,其德日躋,亦以根於心者,順也。」(《漢上易傳》)

這句話中第二個關鍵詞便是「積」字。「積」是「累積」的意思,殆無異議,這裏要提一下的,就是「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荀子在《勸學》篇說得具體,他說:「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又說「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易‧繫辭》亦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坤‧文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無論求學,修養,治家,都與「積」有關。樹木能由小而大,何嘗不是一個「積」的過程,楊萬里說:「棟樑,拱把之積也;聖人,小善之積也。」成棟樑的大木材,是由一手能握的幼樹苗逐少長成,聖人,也是由不斷累積善行而成,這就是《大象傳》辭所說:「積小以高大」的意思。(「拱,雙手合抱;把,一手所握。「拱把」,複詞偏義,只取能一手所握般幼小之義。「拱把」的相反詞便是「合抱」。)

這裏順帶一說,閱讀古書,往往由於古文的省略(或傳抄的時候脫落了一些字),致使句子難解,就像這句「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如果採朱震「以順為德」的解釋,再加李鼎祚《周易集解》本的字句「積小以成高大」(即補入了「為」字和「成」字),整句變成「君子以順為德,積小以成高大」,意思便顯豁得多,程頤說:「積小所以成高大,升之義也。」(伊川易傳)

布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