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上」的疑和問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本來就是當年進行教育產業化時,為了將輔導班商業化而產生出來忽悠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句商業口號,結果造成了今天中國孩子普遍出現厭學和把學習異化的現象。

揠苗助長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另一個表達方式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的疑惑和問題是:所謂贏和輸的是什麽(what)?起跑線在哪裏?什麽時候定贏輸(when)?贏和輸是和哪些人(who)去比較?
 
內地從改革開放初期到進入21世紀,最嚴重誤導家長的一句話就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種養育觀點逐漸被大眾認可(或者說「被迫認可」),並在近幾年成為主流。一些家長基於這種觀點,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給孩子安排各種培訓班,以期超前灌輸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導致「揠苗助長」的反效果。各種提早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興辦起來;各種提早教育工具、玩具、圖書,多如牛毛。一些父母也會在家裏開展各種早期潛能開發,唯恐自己的孩子「晚人一步」。他們把孩子的知識學習無限提前,使得幼兒園小學化,並掀起早教熱。
 
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讓天下年輕的父母怕得要死;讓天下年老的父母急得要死;也讓天下所有的寶貝累得要死。
 

贏輸了些什麽?

 
起跑線的內涵應該是相當豐富的,絕不是簡單的識字、背唐詩、學奧數、學鋼琴。如果說,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話,我想我們每個做家長的,要關注的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培養、良好的品格,同理心和感恩心、健康的體格、社交、想像力、表達與認知發展能力、探索與操作能力等。
 
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在北大附中演講,主題是「興趣的培養決定終身事業」。他指出:「對孩子們來說,學到多少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興趣的培養,才是決定其終身事業的關鍵。我小學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我父親培養了我學習的興趣,成為我一生中永不枯竭的動力,可以學任何想學的東西。相比之下,中國式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孩子們興趣的培養,甚至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沒有領略到做學問的樂趣。」
 
美國有學校把學生自我要求的基本要點定義為 Perseverance(堅持)、Respect(尊重)、Integrity(正直)、Diligence(勤奮)以及Excellence(優秀),並取出這些要點的頭一個字母縮寫成 “PRIDE”(榮譽)。這種美德的評價要尊重人的本性。對於學生本人,要形成自己獨立的價值觀。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陳會昌教授進行了一項長達19年的研究,以北京208個普通孩子為對象,跟蹤研究他們自兩歲起開始的社會行為與家庭教養方式。研究結果發現每個學生心中都有兩顆種子,第一顆種子的核心品質是自我控制力,即約束自己以配合外界環境提出的要求、學習社會期望的知識及技能、完成師長指派的任務的能力;第二顆種子的核心成分是主動性和創造性,即出於個人內在興趣、動機和願望,自發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能力。我國一般都着重前者,但卻嚴重地忽略了後者。
 
對於創造性,陳會昌引用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的話:「創造性包含善於發現問題、獨創性思維方式、對模糊性的容忍度、強烈的成就動機、失敗後重新嘗試的意志力、時間和精力」。陳特別指出:「其中第三條的『模糊性』,指的是解決問題時答案的非唯一性,這恰恰是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最缺少的。」
 
台灣黃武雄教授詳盡地探討小孩秉承於自然的幾個原始創造特質:一、從整體的去洞察世界複雜現象以辨認特徵;二、體驗的勇氣:以無畏無休的體驗,參與世界的秩序,換取最真實的知識;三、免於偏見的限制。黃教授分別加以說明,而這些特質到了成年時便逐漸減少,甚至沒有了。
 
他指出,源於自然的原始創造特質中的辨認特徵與無邊好奇,使人一生下來到三、四歲便能說出一口精準的母語,並且在短短十一、二年間便由不如螞蟻蚯蚓的智力水準,發展到皮亞傑所述「能開始形式運思的前青年期」,而為適應文明、傳承文明做好了準備。相反,到成年時要學習另一種語言便很困難了。
 
所謂「辨認特徵」,是指看到或抓到事物的特徵,但不一定能夠描述出來。小孩能分辨桌子與椅子,桌子有方有圓,椅子亦形狀各異:有些桌子不見得高於椅子,有些椅子不見得小於桌子,但三歲小孩幾乎沒有困難地分辨桌椅,雖然他要年歲稍長才能說出兩者在功能上的差異。
 
黃教授指出,小孩的語言學習,建基於他在生活中敏銳抓取事物或語句之整體特徵的能力。每次周邊的大人說話,他便把語音與當時的情境聯繫起來。比如說「媽媽來了」、「媽媽餵了」、「媽媽抱你」等重複多次之後,「媽媽」便等同於眼前這情境中如此親密的人。
 
對於「體驗的勇氣」,黃教授以小孩不怕跌倒為例加以說明。跌倒,是小孩以他的身體融入周遭世界、干擾外在事物時,必要付出的成本。但他從不計算成本,只因體驗是成長中不能割離的血肉。
 
體驗不止是身體力行去實踐;體驗是在實踐、探索,以至干擾外在秩序之後,還要觀其影響、驗其後效,進而尋找新秩序。體而不驗,算不上體驗,只是身體力行而已,得不到新知識。所有知識的建立,都要驗其後效(Feedback),所以孩子們都不厭其煩地、重複地嘗試做同一件事情。
 
對於「免於偏見的限制」,黃教授指出:「白種人在幼兒時期,原本並不排斥同年紀的黑種人娃娃,甚至因黑娃娃的膚色之異於自己而更想觸摸他的臉頰。小孩子之喜愛異類的現象,甚至超越物種的界限,而與各種動物相親。」
 
因此,我們應重視輸贏些甚麽呢?
 

起跑線在哪裏?什麽時候定贏輸?

 
有些家長對起跑線的定義,已經從以往的小學、幼兒園,提前到孩子出生。
 
被提前的「起跑線」。有一項調查發現,對「您認為孩子的競爭起跑線應該設在什麼階段」這個問題,媽媽們的回覆平均值是第18個月——18個月!中國孩子剛學會走路,就已經蹲在起跑線上了。忽略孩子發展的階段性特點,過早施教對寶寶的全方面成長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超前教育未必「早出人才」的實驗。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做過一個實驗,把175個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由父母按照一般條件進行培養;另一組則從3個月起提前進行早期教育。開始時,接受超前教育和訓練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點。然而在進入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部分孩子就逐漸喪失了這種優勢;而接受父母循序漸進培養的孩子,通常卻能後來趕來。由此可見,「進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會『早出人才』」只是一種推測,實際上並未得到證實。
 
我們應視人生為一個終生跑步的歷程,把起跑線設在一、兩歲的話,意味着我們放棄整個生命的享受過程。
 

贏和輸是和哪些人去比較?

 
黃武雄教授指出:「個人在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發展,分別有快慢強弱。坦然接受別人於現階段在一些領域上的表現比自己好,是人格成熟的表現。小孩原有這樣的寛容。⋯⋯文明社會太喜歡對每一個人能力快慢強弱不等的發展,輕易貼上容易辨認的標籤,加以比較排名,然後賦以不等的獎賞與懲處,把人對事的努力轉化成人對人的競爭。使個人與知識之間原來充滿生氣活潑的互動關係,很快變得枯燥無趣。」
 
丘成桐教授指出:「美國的高中和大學不會為功課考試打分數,只給出A、B、C、D。這不是件壞事情,因為可以削弱學生之間不必要的競爭。為分數而斤斤計較以及爭奪班裏的第一名,會破壞學生之間的合作,令集體的力量得不到尊重。中小學教育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獨立人格和品性的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個人特點也應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更何況,你打算和一班的同學作比較,還是和所有同級同學相比?又或是與所在的地區中所有的同學較量呢?
 
人,最重要的還是和過去的自己作比較。檢視自己的進步才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結語:別讓孩子累死在起跑線上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本來就是當年進行教育產業化時,為了將輔導班商業化而產生出來忽悠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句商業口號,結果造成了今天中國孩子普遍出現厭學和把學習異化的現象。
 
如果忽略孩子某一階段的發展特徵,過早地過度開發孩子單方面的能力,如識字、學單詞、背誦大量古詩詞等,其實未能增強孩子的記憶能力,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相反,孩子如果過早地接受這種程式化的教育,反而會對已有的知識失去新鮮感,對以後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因此,我們究竟會用極其短視的目光,還是以正常的視力去處理孩子們的成長呢?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