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另一作者鄧隽揚為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及中藥研發中心研究員
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是中藥現代化的關鍵。中藥材從種植到入庫的過程中涉及種苗質量、水土環境、農殘檢測、初加工以及質量控制等方方面面。這些技術環節中的細微差異,都可以對藥材產品的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中藥的方劑以及中成藥的原料,藥材質量直接關係到中醫療效的可靠性,乃至中醫藥學的發展。
但是,中國大陸地區長期以來對中藥材種植的指引同監管比較粗放,有些農戶在市場利益驅動下盲目種植,注重產量而非質量,導致藥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同時由於缺乏科學的種植知識以及化肥農藥濫用,不僅造成土地資源被大量消耗和浪費,而且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這些問題令中藥材在安全有效以及質量穩定可控方面無法有效保證,是中藥現代化發展的一大阻滯因素。
中國人參產銷狀況
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的重要性,可以從人參的國際產銷市場份額上看出來。人參是中國的傳統名貴藥材,被譽為「百草之王」。在《神農百草經》中記載為上品,有着「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的功效。現在,人參的價值在國際上受到愈來愈多的重視,不斷被國際社會熟知同應用,逐漸發展成為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外貿交易產品。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人參卻出現「高產量、出口多」但同時又「低產值、收入少」的局面,人參產業發展實在令人擔憂。
從1985年開始,中國大陸地區對人參種植開放經營,吸引大量參農投身其中。但是人參行業集中度低,質量良莠不齊,市場沒有定價機制,中國大陸又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同監管,逐漸導致「人參賣出蘿蔔價」的狀況。到2000年,中國大陸地區的人參產量達到頂峰,但出口價格從90年代的每公斤50美元下滑到10美元,導致很多參農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在最近的十幾年裏,中國大陸開始有計劃的建立種植基地以及交易市場,情況逐漸好轉,但仍然未擺脫「低產值」的局面。到2005年時,吉林的新鮮人參價格低至5元/斤(人民幣),國內人參市場慘淡。後來經過當地政府扶持,到2010年時新鮮人參價格逐漸提高到大約40元/斤(人民幣)。
與韓國高麗參的對比
提到人參市場以及規範化種植,可以用韓國的高麗參作爲範例。吉林省人參商會會長丁維連在2008年時指出,1公斤中國紅參當時的價格為12~20美元,而1公斤高麗紅參的價格達120~200美元。近年全球人參市場總值超過2億美元,單是韓國就佔有人參市場份額超過50%。有研究分析指出,韓國政府大力支持國內的人參行業,積極推動企業聯合擴大品牌效應,又大力支持農戶,向他們提供資金、技術,以及產銷等全方位的服務。韓國的《人參產業修正案》嚴格規定了人參產品市場准入標準,使得市面上的人參質量得到了保障。
韓國的人參種植從種源選擇上就開始標準化,用種非常統一。中國雖然有《GB6941-86人參種子標準》、《GB6492-86人參種苗標準》等,但由於中國參農分散,不便管理,政府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令中國人參種苗質量參差不齊。
從種植方法上看,中國的人參多採用伐林栽參的方法,爲了保證產量,使得人參種植對森林資源同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而且不利於對種植進行規範化管理。而韓國則採用平地農田種植人參,採用輪作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使人參產品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儘管中國政府以及吉林省政府有制定相關的種植標準和操作規程,但由於中國優質無公害的規範化種植技術的普及率非常低,有部分參農在栽培過程中仍然使用有毒有害的農藥和除草劑,致使人參出口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影響中國人參的國際信譽。在韓國,「正官莊」是韓國人參公社的產品,是高麗參的國家品牌。從田地挑選、與參農簽訂協議,到監管高麗參的種植同收穫,以及統一加工、生產、銷售、推廣、出口等,都是韓國人參公社直接參與和管理。正是這樣高度規範化的種植生產管理,令高麗參的質量在國際上收到廣泛認可,佔有全球人參市場過半份額。
中國的規範化種植發展現狀
得益於吉林省政府的「振興人參產業規劃」,2010年以來中國人參的價格快速回升。作為世界最大人參產地,吉林省在規範化種植的方面有所建樹。吉林森工人參良種繁育有限公司建立的人參標準化GAP種植基地在撫松縣泉陽鎮落戶,開發經營人參的良種培育、種植、繁育以及加工銷售等業務;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聯同集安市吉聚參業有限公司在吉林集安市建立的人參規範化種植基地,致力於提高人參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均一,提高藥源品質。
除了人參,近年來中國一些中藥企業亦逐步建立各種中藥材的規範化種植基地,例如有三七、柴胡、甘草等。隨着國際社會對中藥的關注持續上升、相應的規範管理愈來愈嚴謹以及建立規範化種植基地的需求日益迫切,相信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會飛速發展,愈做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