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另一作者段然為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及中藥研發中心研究員
幾千年來,維吾爾族人民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維吾爾醫藥學 (Traditional Uyghur Medicine)。和中華醫藥一樣,維吾爾醫藥可考的歷史長達2,500年,其中發現最早的醫藥學著作是由維吾爾名醫 Emaduddin Kashgheri 編纂整理的《注醫典》,他不僅收載了大量維吾爾族民間草藥,而且還提出了著名的四大物質學說和四體液學說,這兩種學說與中華醫藥的五行學說具有非常微妙的潛在聯繫,可以說是異曲同工,讓人驚歎,發人深省。
維吾爾醫藥在和中華醫藥交相輝映的同時,也博取阿拉伯、古希臘等民族醫藥之所長,形成其獨具魅力的醫藥體系,是我國民族醫藥的獨立分支,歷史上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過重要貢獻。維藥涵蓋1,000多種植物、動物、礦物藥材,較常用的360種左右,其中新疆產資源約160種,佔維藥種數的27%。因為大家接觸維吾爾醫藥學的機會不多,所以簡單介紹以下幾種給大家認識,他們分別是:雪蓮、紅花、中亞沙棘、伊犁貝母。
雪蓮(Saussurea involucrata):是菊科鳳毛菊屬雪蓮亞屬的草本植物。它生長在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線附近的碎石間,或高山松林濕地。該亞屬的植物有20餘種,絕大部分產於我國新疆、青海、西藏及周邊地區,前蘇聯、蒙古等亦有分布。雪蓮是一種高山稀有的名貴藥用植物,因此保護雪蓮種質資源,無論在科學上、醫藥學上還是從觀賞上都有重要意義。雪蓮主治祛風勝濕、通經活絡。用於治療肩周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風濕、類風濕關節炎、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腰腿痛、腰部軟組織傷、創傷性滑膜炎、痛經及產後風等等症。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是我國傳統中藥材,新疆光熱資源豐富、氣候乾爽、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紅花生長,種植面積和紅花產量在不斷增加,現已成為我國紅花的適生區、主產區,被稱為中國紅花之鄉。新疆紅花種植面積佔全國的70%,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紅花臨床上用於心肌缺血、冠心病、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及跌打損傷等。紅花黃色素是紅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抗氧化、保護心肌、降血壓、抗炎、免疫抑制和腦保護等作用。其對冠心病、血管栓塞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併發症有療效,並具有鎮痛作用和抗炎作用。紅花作為傳統常用植物藥,蒙醫、傣醫、藏醫、彝醫和中醫等傳統醫學對紅花的藥性認識和臨床應用各有其特點。中醫對紅花的藥性認識為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傣醫和彝醫對其藥性認識與中醫相近,臨床用於血淤疼痛的治療;蒙醫和藏醫則認為紅花具有涼血保肝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花改善心腦血氧供應,減輕缺血性損傷和保肝的生物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闡明瞭傳統醫藥對紅花藥性認識和臨床應用的科學內涵。
伊犁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伊犁貝母是新疆的正宗藥用貝母,已收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藥典中,和川貝母同等功效。功能主治:鎮咳平喘、化痰通閉、祛粘津、舒肝。主要分布於新疆哈巴河、阿勒泰、吉木乃、布林津、尼勒克、特克斯、托裏、溫泉、博樂、霍城、巴音布克和鞏乃斯等。多生於海拔1,200-2,500米的林下、草地及砂石質山坡。生長地為腐殖質深厚、濕潤的砂質山地栗鈣土和山地黑鈣土。過去,新疆貝母多為野生。為了適應國內醫療保健事業和出口外銷的需要,醫藥科研部門在五十年代末期即開始人工栽培實驗,並取得成功。如今,新疆的貝母中,伊犁貝母產量居新疆首位,不僅數量大,而且品質好。
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沙棘樹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乾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所以非常適合在新疆生長,也正是因為其具有這種特性,所以當地農戶大量種植沙棘樹,用於沙漠綠化。沙棘果實維生素 C 含量高,素有維生素 C 之王的美稱。其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寬胸、補脾健胃、生津止渴、清熱止瀉之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果實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
維吾爾醫藥是我國醫藥系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多年來為維吾爾地區的生產生活和穩定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於文化和地域的差異,維吾爾地區以外的世人知之甚少,我們應該嘗試努力挖掘維吾爾醫藥寶庫,讓更多的人們瞭解維吾爾醫藥、學習維吾爾醫藥、運用維吾爾醫藥以及受益於維吾爾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