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文化與「袋住先」的政治博弈

中國人搞的政治運動,大都離不開這種格局,共產黨如是,泛民的政黨也如是。一個沒法在黨內履行民主原則的政黨,很難叫人相信,會在社會上落實真正的民主政制;如果世上所有的政治力量都堅持要行自己心目中的終極方案,而不肯「袋住先」,那我們這個世界就只能「打生打死」,永無寧日。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想香港落入這樣困局。
民主黨何俊仁打算借辭職搞公投,以鼓動民間對政府提出的特首選舉辦法的不滿。這並非什麼新搞作,泛民之前早已試過,只不過當年民主黨沒有參加,結果被泛民的其他成員圍攻,幾乎成了民主叛徒。這次何俊仁主動要搞變相公投,照道理其他泛民成員應該和議配合,一起做好這件工作才是;但現實卻是何俊仁的建議受到其他成員冷待,看來被迫要唱獨腳戲。
 
這種現象反映泛民內部意見分歧,未能一致行動。這本來是透過民主程序去解決矛盾的好機會,泛民主張民主治港,應乘此機會向市民展現,民主的確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然而,泛民讓市民看到的卻是:他們自己也不習慣用民主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內部問題。他們搞社會公投,為什麼不先搞泛民自己內部的公投?他們不是主張公民參與嗎?為什麼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不讓自己的支持者參與討論?然後投票作取捨。如果大家都肯少數服從多數,採取一致的行動,那泛民在提出政治訴求時,一定可以變得更為有力。真不明白,為何民主派不能在處理自己的內部問題時,不多點使用民主的方式,以向市民多作一點示範,好讓市民多點了解民主的真諦。
 

「大佬」專權是民主表現嗎?

 
據一些曾經在泛民圈子內活躍過的人反映,泛民內部流行「大佬」文化,根本沒有民主作風。民主只是他們奪取政治權力的口號,並非他們慣常使用的解決問題方法。
 
大部分泛民政黨黨員人數都不多,大黨才幾百人。為何他們有這麼多的支持者,卻只有這麼少的黨員?他們的解釋是一般人都擔心入黨會被秋後算賬。但他們的支持者之中,很多已決志與中共對着幹,在傳媒上表態也不計較,怎會怕秋後算賬?真正的情況是,這類政黨都只着重爭取支持者,卻不着重吸納黨員,發展黨務。支持者是他們的政治籌碼,當然愈多愈好,但支持者一旦入了黨,就會有投票權,就會影響「大佬」對黨的控制。
 
據司徒華自己「爆料」,上次泛民搞變相公投,為爭取民主黨參加,就由黎智英、陳方安生、李柱銘及李鵬飛設飯局,試圖遊說司徒華配合。為什麼這麼重大的事情可以由幾個巨頭說了算,而不是由民主程序表決?
 
民主黨最後沒有參與這次變相公投,或者事後有補辦民主程序,但實際上民主程序也離不開「大佬」的旨意。由此可見,不但政黨的支持者會被利用作政治籌碼,連核心的黨員,亦只能跟隨「大佬」的指揮棒起舞。
 
中國人搞的政治運動,大都離不開這種格局,共產黨如是,泛民的政黨也如是。一個沒法在黨內履行民主原則的政黨,很難叫人相信,會在社會上落實真正的民主政制。
 
香港一樣有時空的限制,香港人在「有得袋」的時候,還是「袋住先」較上算。(亞新社圖片)
香港一樣有時空的限制,香港人在「有得袋」的時候,還是「袋住先」較上算。(亞新社圖片)
 

港人應否「袋住先」?

 
政府正為2017年的特首選舉方法進行諮詢,坊間似乎對選舉的具體細節缺乏興趣,大家最關心的是:究竟按人大8.31框架訂出來的選舉方法,港人應該「袋住先」,還是堅決拒絕?
 
由於我是「袋住先」的最早倡議者,我覺得有需要在這段時間重新申述一些我的基本觀點。
 
人類的社會改革,從來都是不斷地以「袋住先」的方式逐步演進的。我從來未見過,有一套終極方案,可以讓人類以後都一勞永逸。如果世上真有這樣的終極方案,那豈不是說,人類以後就不會再有進步?只要人類還要向前行,那原先的改革都只屬「袋住先」吧了。我相信,今後香港的政治改革,亦離不開要不斷「袋住先」的格局。
 

終極方案終歸不易達成 

 
其實,如果按泛民的標準,現在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制是完美的,而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瑕疵。以英國為例,英國人是沒有機會直接參與首相選舉的。普通英國人既沒有參選權(沒有地方接受報名),亦沒有投票權(英國從未舉行過一人一票的首相選舉,而是由政黨高層內定的),英國更不會搞什麼公民提名。首相可不是一個無關重要的職位,人民的參與度卻這麼低,這當然不太完美,但英國人還不是「袋住先」?
 
如果世上所有的政治力量都堅持要行自己心目中的終極方案,而不肯「袋住先」,那我們這個世界就只能「打生打死」,永無寧日。世上就有一些國家長期處於動亂狀態,原因是各派政治力量都不肯妥協,不願意「袋住先」。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想香港落入這樣困局。
 
大部分現有的民主社會,最初都不是人人有投票權的。最先是有土地的人才有得投,再是有交稅的人有得投,然後才發展至男男女女凡達到合法年齡的人都可以投。每個階段都是「袋住先」,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向前跨多一步。
 

世上並非只有政治改革一事

 
這種「袋住先」,往往一袋就袋幾個世代,並非每個世代的人都願意把精力放在政治改革上。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他們並不熱衷於政治爭拗,他們心中所想的,只是如何養妻活兒與安居樂業;條件許可的話,他們還希望可以吃喝玩樂。需要政治英雄的社會是可悲的。視普通人這種卑微的需要為庸俗的人,根本不了解人民,亦不尊重人民的選擇。
 
況且,這個世界並非有人肯全力以赴就會有所改變的。美國花在阿富汗的精力還不夠多嗎?多少美國家庭把自己子女的性命也奉上了,但阿富汗可因此而有了民主?不久前,阿富汗就在美國的主持下搞了一場民主選舉,結果連投票結果也沒法公布,活像荒誕劇。
 
現在,美國政府也得認命,接受阿富汗民主無望的現實。阿富汗人民多麼想找些東西「袋住先」,但一件像樣的可以「袋住先」的東西也找不到。他們很清楚,美國一撤兵,塔利班就有機會回朝,阿富汗就可能打回原形。香港一樣有時空的限制,香港人在「有得袋」的時候,還是「袋住先」較上算。
 
原文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