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支槍都是對飢餓者的偷竊──當年寫給馬總統,此刻給蔡總統

當拜登愈來愈利誘蔡政府走在對抗中國大陸最前線時,如有擦槍走火或真槍實彈,戰場就在台海或台灣本土,最不幸的就是我們台灣的2300萬人民!

編按:本文作者引用12年前(2009年)文章,另增補一段話以銜接當前台中美之間緊張的台海情勢。

近月來陳長文律師在三篇文章中一再指責購買武器之不當。他指出:「為了不挑戰『國家安全』的禁忌,只好狠心坐視軍費排擠社會資源,坐視弱勢者舉家自盡的悲劇……」。2009年馬總統在元旦文告中要求公務員向觀音聞聲救苦。這真是測試馬總統對公共資源分配的智慧。

降低軍事預算,改善軟實力

當2008年提出「不統、不獨、不戰」的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我最大的放心是兩岸終於減少了戰爭的風險;我最大的盼望是:台灣終於有機會,政府可以把有限的資源少用在國防上。台灣太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與教育投資,把它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社會。

去年6月美國在台協會主辦「台灣競爭力論壇」。我受邀講話時指出:穩定兩岸關係,降低軍事預算,改善軟實力,是台灣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面對在座的「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及其他國際人士,我還特別補充:當台灣減少武器採購時,等值的預算可以採購美國的軟實力:如科技、專利與人才培育。政府可以送優秀的人員(包括公務員及優秀的年輕人)去美國深造。

美國總統艾森豪的警告

擔任過八年(1953–1961)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將軍,戰績輝煌。最令世人懷念的是發表在1961年1月17日的那篇告別演說。那是我到美國讀書的第二年,在黑白電視機前似懂非懂地全程聽過。在這篇被稱為「戰後最具有歷史意義及啟發性」的演說中,他提出了一個傳誦後代的名詞:「軍事與企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這是指龐大的國防部門與複雜的軍火工業在相互利益結合下,以國防安全及強大敵人為理由,不斷要求發展新武器,擴增軍備。艾森豪在演說中指出:「我們必須要正視這種嚴重的後果」。因為它會造成政府預算中排擠其他各項社會與教育等施政。

這位戰爭英雄50年前的警告完全可以適用到台灣。這些貪婪的軍火商尋找商機的對象,早已指向了外國。在美國軍火商、掮客及右派勢力慫恿下,誘使台灣年復一年要巨額(並以不合理的高價)購買美國的軍火。在兩岸對立的年代,台灣想買先進武器還買不到,誰敢說台灣要減少國防支出?更有一些人嚮往「台灣獨立」,也就覺得要購買武器用以壯膽。

從李登輝到阿扁的軍購弊案

在購買軍火過程中,從阿扁指控李登輝收受幻象戰機佣金,到那位美國夏馨女士的穿梭奔走,到阿扁下台前被揭發的鐽震案,軍購弊案的傳聞從未間斷。

陳長文的近憂,正是艾森豪半世紀前的遠慮。這位統帥竟然像偉大的哲人般,講出了這樣悲天憫人的話:

每一枝造好的槍、每一艘下水的戰艦、每一枚發射的火箭,最後說來,都相當於對那些飢餓無糧者和寒冷無衣者的偷竊。窮兵黷武的世界,不僅只是消耗了錢財,也消耗了勞動者的汗水、科學家的才智,以及下一代的希望……這絕不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方式。

用經濟術語來說,負責國家財經大計的官員,必先要充分了解「機會成本」的重要,才能做對決策上的優先順序;否則就會付出資源被排擠的慘重代價。目前台灣的國防預算約3151億台幣,占中央預算17.2%。

馬總統必須把律己甚嚴的節儉,用到政府財政支出上;絕不浪費納稅錢在不必要武器採購上。

拜登利誘蔡政府站上前線

上面的原稿發表於2009年1月8日的聯合報。副標題是這次新加的,此刻我再補加這一段話以銜接當前的台中美之間緊張的台海情勢。

大部分觀察家沒有想到拜登接任美國總統後,對反中抗中比特朗普更有謀略、更強勢、更直接;尤其不斷打出台灣牌:從近月又增加幾百億軍購、高官訪台到贈送疫苗。根據路透社去年12月初新聞,2020年美國對台軍售已達1441億台幣;在新冠病毒肆虐中,去年政府編列購買3000萬劑疫苗只有115億台幣。

當拜登愈來愈利誘蔡政府走在對抗中國大陸最前線時,如有擦槍走火或真槍實彈,戰場就在台海或台灣本土,最不幸的就是我們台灣的2300萬人民!我們要請三軍統帥記住歷史的教訓:鎖住一個大國倚靠,有一天會變成窮途末路。

如果每支槍是對飢餓者的偷竊,那麼每支短缺的疫苗,是對需要者的酷刑。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