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兩句是李商隱的詩,由唐朝到現在,不少人猜測他的原意,到底是暗示什麼?後人難知真正的答案。不過,這兩句詩用在今天的香港與台灣關係之上,卻有同樣的苦澀味道。
撤走台方職員有什麼後果?
事緣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7名駐港人員,由於未能取得有關工作證件,只好返台。據稱這是因為港府要求他們簽署「一中承諾書」。這對台灣官員來說,就是一個變相逐客令。
港府這個動作,也是兩岸關係跌至冰點的一種反映。原因是什麼?各有話說。但作為平民百姓,最關心的是香港與台灣的關係愈來愈壞,甚至中斷之後,到底有什麼影響?
表面來看,諸如學生升學的手續、到台灣公幹或旅遊等民生事項,將受到一些影響,但可以用網絡解決。不過,如果涉及移民等手續,那就涉及面見、答問等程序了,難免多增枝節。
更有甚者,假如發生像當年台灣九份嚴重車禍的緊急事件,到底兩地政府能否為市民提供及時的協助呢?當年台灣方面提供方便,讓港府官員用不敏感的身份赴台協助港人。如今香港和台灣的關係半死不生,肯定會影響突發事件的支援工作。希望這段時候不會發生什麼重大事故就好了。
台港關係惡化是誰的責任?
如果回顧香港和台灣關係穩定的時候,香港可以發揮兩岸的「潤滑劑」作用。馬英九當選台北市長之後,曾在2000年訪問香港,就是一例。馬英九即時邀請董建華回訪台北,那時候還是民進黨陳水扁執政的時候;假如董建華回訪,加強與國民黨的關係,將對民進黨構成壓力。可惜,這次回訪最終沒有實現。
後來,台灣駐港官員獲批有關證件的時間愈來愈長。張良任前後八個多月,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路平花了11個月。原定來港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負責人盧長水,更是三年前申請,至今仍在台灣隔海辦公。
北京當然指責這是民進黨政府做成的後果,但為什麼以前北京那麼重視香港與台灣的「潤滑劑」作用,今天卻是可有可無呢?這完全是台灣的責任嗎?港府只懂按政策辦事,令我忽然想起葉振棠的歌:「努力興建,盡情破壞,彼此也在捱。」實在難為正邪定分界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