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保署2019年的《香港固體廢物監查報告》,香港每日平均廢置過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於堆填區,其中易腐爛的廢物(putrescibles,主要為廚餘)、紙料(paper)及塑料(plastics)佔最多,分別佔33.1%、24.5%及21.0%。全年都市固體廢物回收量僅得164萬公噸,回收率更由2015年起連續4年下降,由35%跌至不足三成。每年近百萬公噸的塑膠垃圾,只有7萬公噸被回收,回收率僅得8%,連續第2年錄得單位數,相比2012年的32%要低得多,情況令人失望。
回收箱=垃圾桶? 回收箱作用成疑
做好垃圾分類、乾淨回收得到很好的宣傳和推廣,有不少的市民都有在家中分類回收的習慣。「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更已成為常識,三色回收箱數量不少,街邊、屋苑、工商業區裏更是像便利店一樣──「總有一間喺附近」,算是十分方便。
唯回收箱的成效一直為人詬病。一是回收的塑膠種類限制,二是不乾淨回收帶來的污染及衛生問題,三是管理不善,尤其在部分私人屋苑,只是假回收,塑膠最終與一般垃圾殊途同歸,有部分市民仍將三色回收箱看待成普通垃圾桶,將未飲完的紙杯飲料扔進回收箱內,污染其他乾淨回收物。
近年政府提倡「廢膠回收、膠樽優先」的「三紙兩膠」,即以啡色回收箱回收飲品樽、個人護理用品樽為主的1及2號膠樽,除了參加了塑膠回收先導計劃的住宅及機構,有心回收的市民只能將膠袋、塑膠餐具、光碟、包裝物料及發泡膠等其他類型塑膠送至「綠在區區」或其他社區回收中心,再用回收商處理廢膠。
新式回收更貼地 分類回收普及化
自去年11月起,外觀簡潔,以綠及白色為主要基調,有着大大「6」字的「綠在區區」回收便利店連續在「疫市」下開始運作,至今已有22間分布在不同區域。
與傳統回收地舖的設計截然不同,這些「6仔」整潔舒適,回收種類包含紙張、膠樽、其他塑膠、小型電器、金屬、玻璃樽、慳電膽及光管、充電池及四電一腦,每種回收物設有按重量(只有四電一腦按件數)計算的積分,市民可透過回收儲分換一些糧油雜貨或日常用品,中心內有職員當席點算及管理,吸引不少人將回收物送至回收站。
「6仔」以積分換領獎賞能鼓勵回收,只是現時計劃大部分回收物僅換得10分/公斤,只有膠樽及玻璃樽可換80分/公斤及20分/公斤,未必能提供足夠經濟誘因推動回收習慣,唯店內回收物種類多,有助市民集中處理回收各樣回收物,方便環保有心人士。再者,回收點設於方便路段的地舖,租金加上外判承辦商耗費人手處理行政、教育(計劃原包括舉動推廣環保活動,惟現時因疫情關係未能推行)及運輸等事務,營運成本恐怕不菲,唯望能帶動回收氣氛,提高整體回收率。
回收非處理塑膠垃圾的唯一出路,亦非最好出路,早在幾年就有科學研究指出,全球只有9%塑膠垃圾能夠成功回收,一成被焚化,其餘的落入堆填區或流出大自然,污染環境。回收塑膠成本高昂,循環再造成又只是降級回收(downcycling),根本不能與以石油或天然氣為原料做新造塑膠產品(virgin plastic)競爭。歸根究底,塑膠垃圾問題的根本在於「濫用」,能減少使用、替代使用或重用,都比回收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