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知道我還是在用稿紙寫稿,便將他辦公室的廢紙拿來給我反面用。我們生長在物力艱難的民國四十年代,紙張很貴有管制,我們都用日曆反面來做草稿紙,商家也都把信封拆開,裁成小張記帳,連報紙都是新聞一張,副刊半張而已,所以我們都很珍惜紙張。
我有時看到他給我的廢紙根本沒用過,只是上面有點水漬而已,有時幾筆塗鴉就被丟了。我跟他說暴殄天物,他苦笑說,年輕人不曾吃過苦,不懂何謂匱乏,現在做老闆的還不能多講,員工不愛聽,會在臉書上罵老闆小器,他們不珍惜,是因為不知道紙張的可貴。
的確,紙張直到近代才便宜下來,不論中外,紙都曾經非常珍貴,甚至可說,沒有紙,就沒有文藝復興。14世紀黑死病使歐洲人口減少1/3,當同樣土地養較少人時,人就吃得飽了。吃飽才有餘力去想肚皮以外的事情;加上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學者西逃,帶來新知和書本;蒙古西征又帶去印刷術,文藝復興的出現好像萬事俱備,但還欠東風,因為沒有紙,就不能大量印刷,知識的傳播就有限,羊皮不但貴,還不能印。
沒有紙就沒有文藝復興
當時對黑死病人屍體的處理方法是在城外挖個亂葬坑,一層石灰,一層屍體就地掩埋。200年後,屍體上的衣服腐爛了,就成為做紙的原料。有紙來印書後,知識才得以傳播,人的思想才慢慢從中世紀歐洲黑暗時代中解放出來,所以說,沒有紙就沒有文藝復興。
朋友說的對,學生不愛惜是因不知無紙辛苦,於是我讓學生討論:為何漢簡刻法是從右到左、上到下?
他們最後報告有三大原因:右手的人多、竹簡長形、漢字結構。原來人類在山頂洞人時期,右撇子比例與現在類似,挖掘出土的石器中發現,75%為右手者使用的;用竹子刻字時,右手者一定右手拿刀、左手按住竹子,使它不移動才能刻,所以漢字是從右往左刻。又因竹子得先刮平晒乾才能使用,費時費工,得來不易,會盡量把字擠在一片竹子上,因此字必須刻得很密。漢字構造是左右偏旁容易混淆(如「都東」寫不好變成「者陳」),但直排不會混淆,直刻即使很擠也不會誤認。漢簡便因材料和工具,變成右到左、上到下了。
只有體驗才會產生感動,只有感動才會產生改變。當學生體會到古代沒有紙的不便時,他們便覺得現在有紙真好,影印時就自動用雙面印了。
改變習慣不難,只要有心就可以改變!
原刊於《遠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