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與價值探問

科學探究真的是冷冰冰的嗎?真的不能同時以知情意行和價值觀來建構其意義嗎?

隨着本港學界近年積極推行STEM教育,引領更多老師從不同的向度推展相關教學內容,老師有些會從科學探究的課題切入到跨科的學習,包括數學、科技應用、設計及創作等,有些則直接由STEM主題切入,但都離不開科學探究的過程,於是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再引來熱議。

筆者也曾參與2017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的修訂工作,指引中提到「教師可就日常生活事物或新奇現象提出具挑戰性的問題,引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並讓他們透過手腦並用的科學探究活動(例如:五感探索、公平測試)解釋現象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中培養他們的堅毅精神,以誠信面對挑戰與解決疑難。」,指引中並且詳列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其實這種教學策略在小學常識科的科學範疇以至中學的科學教育已推行多時,但正因如此,老師久而久之在推行時對焦出現差異,以致墮入一些誤區,影響教學成效及長遠的教學目標。筆者就觀察所得,這些誤區可指以下幾方面:

  1. 過分強調學生的興趣
  2. 盲目開展探究活動
  3. 過分注重探究過程、結果
  4. 側重知識和能力的培養
  5. 忽略在探究過程中的價值探問
  6. 忽略了情意教育的結連

特別是在學習過程中的價值探問及情意結連,都可能因應課時緊絀又或考核重點不同等考量下而被忽略了。科學探究真的是冷冰冰的嗎?真的不能同時以知情意行和價值觀來建構其意義嗎?

大眾對科學研究成果的信任度愈發減少

綜觀現今科學發達的國家,大眾對科學研究成果的信任度愈發減少,就以歐美國家為例,在眾多調查文件中都得出相類似的結果,就是普羅大眾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上興起一股對科學的懷疑風潮,總結原因大概是基於政治理念、宗教熱衷、道德價值觀以及對科學的認知,近年明顯的例子是氣候變化、5G科技、疫症病毒及疫苗研發等。

筆者特別想聚焦道德價值觀如何影響人們對科學的信任,這就涉及人們懷疑科學家在研究動機及個人利益方面的考量,尤其在普世價值漸趨分崩瓦解的時代裏,科學家是否能在科研探究中不時探問價值觀的重要性,以及多參與和公眾的價值對話,彼此了解如何能在同一個角度建構人類福祉。

回到科學探究的教育上,特別於小學階段裏,刺激學生對科研的好奇心及熱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探究的過程中,在每一個研發和改良中,更可反覆讓學生多做一些價值觀的思考,多訓練學生勇於表達對建構人類福祉的信念,整全學生的科學素養。

我們經常向學生提及科學家的堅毅不畏、艱苦的精神,但今日人們更期望科學家具備道德勇氣,以普世價值擁抱一切科研的熱忱,讓大家把價值探問視為科學探究的過程,讓新生代相信科學在普世價值的加持中更能使世界變得美好。這不就是我們推行科學探究或STEM教育的長遠目標嗎?

李美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