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其中一考題問:「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惹起各方嚴厲抨擊;其後試題取消,又引來司法程序,餘波仍然未了。作為終生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古稀老人,我無意糾纏於中、日歷史關係的爭議,但覺得有需要判斷一下該題可否成立。
以「中日合辦漢冶萍」揭示日本野心實無不可
首先是題目其中一份閱讀材料,是否得到正確的專業處理。
題目的資料D由兩段引文組成,分別是:
- 引文一:1912年1月革命領袖黃興寫給日本人,希望得到日方借款的信件;
- 引文二:一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三井財閥」於1912年2月簽訂的借款合同。
引文二引用的借款合同,其實是民初一宗重大爭議事件「中日合辦漢冶萍」議案的其中一部分。當時民國政府剛成立,財政拮据,為恐軍心渙散以至革命流產,革命黨人四出向外國借款,卻被多國以「中立」為由拒絕,只有日本願意以「中日合辦漢冶萍」為前提,將借款經漢冶萍公司,轉借予臨時政府。「中日合辦漢冶萍」的議案最後雖然被否決,但借款合同的確曾經存在,很多研究亦指出,中華民國政府真的有從日本政府收到了試題中資料所指的250萬日圓。早前有論者以三井洋行的借款合同,實質上並沒有執行,因此用來作為資料給予考生參考,對答題毫無意義,撰題者有欠專業。姑勿論民國政府有沒有收過借款,亦縱使漢冶萍公司最終沒有變成「中日合辦」,歷史事實就是日本確有提出過「中日合辦漢冶萍」要求,而此歷史文件亦的確存在。所以,這是一件千真萬確的歷史事件,提供這份資料,除了可能對考生來說略為艱深外,在史料真偽上,並無存疑之處。
掩蓋史實 誤導考生
然而,問題卻出在史料的處理和擬卷者的用心上。上文提及,該筆借款其實是在「中日合辦漢冶萍」的基礎下提出和具結的。「漢冶萍」是一家於洋務運動時清廷建立的鋼鐵公司,及於清末,已經發展成一所大型民間企業。日本因為國內戰備的生產,需要經常從中國進口大量鋼鐵,自然覬覦中國的鋼鐵產業。因此,將一所中國的鋼鐵公司,藉借款轉化成一所「中日合辦」的公司,日方佔有一半權益,正正符合了日本掠取資源的目的,亦無疑對中國做成損害。問題就是,既然「漢冶萍公司」是整個借款交易的關鍵,試題卻未有片言隻字觸及。翻查史料原文,借款合同的第一項就有提及「中日合辦漢冶萍」的條款,原文如下:
「一、在公文及草約內所開辦法,及中日合辦該漢冶萍公司手續,以及漢冶萍公司由三井洋行備款借與民國政府等情,應由民國政府將上項情形切實知照湖南、湖北、江西都督,並凡該漢冶萍公司所有財產地方,以免各方面阻撓該公司進行方法。」
內容寫明,因應「漢冶萍公司」將轉變成一間「中日合辦」的公司,民國政府需要通知所有相關地方,以防止有人「阻撓」。上文清楚說明兩點:(一)漢冶萍公司將被日本奪去一半;(二)條約預視來自各方的反對聲音、甚至阻撓。基本上,一般文憑試的考生,從這項條款當會察覺到日本人背後的鬼胎,從而肯定這項借款是屬於「弊」處。然而,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一項條款會在試題中被「……」取代呢?刪走這項條款的擬卷者,用意何在,不想猜測。這個刪削掩蓋了整個真相,帶有嚴重的誤導性,就非常不專業,對考生極不道德。關於「中日合辦漢冶萍」的史料,經擬卷者刪削後,連「漢冶萍」三個字也消失了,實屬可笑;更叫人遺憾的是,連「以免各方面阻撓」一句也被刪走,這是一句重中之重,能夠令考生從中迅即發覺「借款」其實是幌子,背後交易的不軌企圖,必然引起當時的民憤。史料經如此刪削,近乎斷章取義,尸位素餐的擬題者真能夠對歷史問心無愧嗎?
傳揚歪理 恬不知恥
歷史研究從來都可以由多角度分析,思考。研究孫中山先生多年,曾經提出過不少跟主流看法不盡相同的觀點,然而我始終堅持一點,就是一切以全面的史實為依歸。上星期,試卷的所謂「評卷參考」在報章刊登,「評卷參考」的要點更令人握腕歎息。根據報載的評分準則,資料D引用的資料竟然可以同時支持「利」或「弊」的分析:日本對民國政府作出財政支援是「利」;三井洋行控制匯水,交易不公則是「弊」;日本人想乘機進行「中日合辦漢冶萍」以掠奪資源的的陰謀卻隻字未及,然而這才是整個交易背後對中國最大的弊處!且其所謂「利」,亦屬無稽之言。蓋在漢冶萍這家中國的國防企業將被日本侵吞一半的大前提下,這種對民國政府的「有償支持」,仍然稱之曰「利」,即等如贊同飲鴆止渴。
綜合而言,所謂開放與多角度,依評卷參考,考生盡可作想當然且偏狹之片面論述,如「日本的野心增強了中國的民族主義」為對中國之「利」,其專業用意何在,令人大惑不解。與其藏頭露尾,擬寫評卷參考者何必何不乾脆寫明白,謂「日本掠奪山東促成了五四運動出現」對中國有利,「日本發動全面侵華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對中國甚有裨益?或謂擬寫評卷參考者暗藏禍心、顛倒是非,有意傳揚歪理,我非主事者,不宜妄論。唯史觀史論,須建基史實,亦不可漫無準的,倘有「猶太人要感謝納粹大屠殺令他們得到更多的國際支持,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之說,必在歐美掀起軒然大波,因為評論歷史,必不離普世的人類良知。
從事研究、教學大半生,我明白讓學生多角度思考的重要性,但是我們決不能為了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而引導學生偏執一端,捨本逐末,掩蓋良知,迷失於強辯、詭辯之中。細審今次涉事的考題,泯滅良知,對本屆考生及將來的研習者,何所裨益? 專業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