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要做「對」的大事──台灣走向開放、文明、和平

此刻的台灣海峽烏雲密布,中美關係惡化到一觸即發。台灣領導人要全心全力運用智慧做到:中國人不打自己人,中國人要幫自己人。

「醫」食住行育樂「和」

沒有開放的台灣,就不會平和地產生民選的總統;不追求「文明台灣」,總統還能找到更崇高的執政目標嗎?沒有兩岸和平,烽火中的劫後餘生,也是慘不忍睹。

蔡總統要把百年來「衣食住行育樂」六個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為「醫」食住行育樂「和」的七個現代目標。

當蔡總統在2024年做完第二任時,當然要留下一個輝煌的紀錄:台灣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是一位做『對』大事的總統」。可是審視西方民主政治的紀錄,第二任領導人不容易做得比第一任好。主因是有了第一任經驗以及沒有連任壓力,核心決策圈子更容易走向權力集中,贏者通吃的貪婪局面。因此連任的蔡總統面對的是:更多挑戰以及更多誘惑的四年。

提倡軟實力的哈佛教授奈伊,剛出版了《強權者的道德》(Do Morals Matter?)(天下文化,2020年4月出版)。書中強調:「道德判斷是領導人最艱難的價值選擇」。他對1945年以來14位美國總統,做了道德與外交政策有效性的評分。前段班有杜魯門與艾森豪威爾;中段班有克林頓、奧巴馬;後段班有小布殊與特朗普(任期要到明年1月)。留學英美的蔡總統,對這些領袖道德價值的評斷,想必有感。

兩岸就是一個「復」字

蔡總統的第二任中充滿了挑戰,內部有一連串延續性的問題:司法公正性受質疑、產業結構調整遲緩、貧富差距惡化、教育品質下降、環保爭議不斷、網軍、假新聞、駭客竄起……;外部則仍以台美中大三角關係的「剪不斷理還亂」為引爆點。兩岸關係本已錯綜複雜,加上特朗普為了選舉不斷操弄,更是雪上加霜。借用錢復先生的話:「外交就是一個『信』字」,那麼我認為此時此刻的兩岸就是一個「復」字。「復」是指「修復」彼此的交談、交流、交情、交心。

「誠信」是外交的標竿,「修復」則是打破過去四年兩岸僵持的關鍵起步。台灣這邊提出過不少兩岸值得進一步討論的架構如:

●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 不武、不統、不獨。

● 和中、親美、友日。

● 一國良制。

● 舉辦「統一」公投。

● 大屋頂下的中國。

有「馬習會」,不排除「蔡習會」

此刻的台灣海峽烏雲密布,中美關係惡化到一觸即發。台灣領導人要全心全力運用智慧做到:中國人不打自己人,中國人要幫自己人。進一步說:蔡總統的考驗是要:

  1. 兩岸不打仗,人民無死傷。
  2. 不做美國馬前卒,不捲入戰爭,不把台海變成戰場或墳場。
  3. 兩岸要盡早簽訂和平協定。台灣不需要再花幾千億買武器。既有「馬習會」在先,就要營造「蔡習會」在後。
  4. 兩岸展開全面交流:經貿、醫療、科技、數位、教育、文化、環保、體育……。

蔡賴二位要做大事

蔡總統第一任當選後,發出的第一道命令「謙卑、謙卑、再謙卑」,四年後的今天,現狀真有改善嗎?贏者通吃的另一面,常是「為所欲為」、「無所不為」。如果重要職位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非本黨人士,則稍有阻擋權力腐化的功能。

不少人覺得蔡總統及賴副總統有股強烈的內在改革力量,能把事做對。沉默大眾、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年輕一代,都會以行動來支持這種改革。

稍加列舉,可以包括四件大事:

  • 以「命運共同體」,不分省籍、黨籍、年齡、性別、地區……,來凝聚全民的力量,及擴散社會的和諧。
  • 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先求兩岸關係的穩定。和平雙贏之路漫長,需要多方溝通,步步為營。
  • 以提升「全球競爭力」與「台灣優勢」,來激勵全民投資與創新。
  • 以醫療普及、教育改革、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推動環保、配合氣候變遷、和平紅利等,來厚植台灣軟實力。

我們深切盼望蔡總統與賴副總統,以共有的智慧與魄力,大力提升「醫」食住行育樂「和」的七大生活品質指標。簡化地說,這就是我們台灣開放、文明提升、兩岸和平的道路。

台灣的志氣,怎可能被困於一口井中?溫水青蛙要勇敢地跳到巨人身旁。台灣的未來需要自信地交流以及兩岸良性地發展。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