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及醫管局4月11日下午4時30分在中環海港政府大樓,就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最新情況舉行簡報會。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管局行政經理何婉霞出席。
周六新增11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年齡由19歲至59歲,涉及5男6女,當中10人曾於潛伏期身處外地,2人為留學生。
本港至周六累積1000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1名疑似個案。
10人曾外遊
外遊10人中,5人去過英國,2人去過美國,2人去過日本,1人去過秘魯。
991:45歲女士,3月13日至24日去過英國,與第629宗有關。
992:38歲男士,居於美國,3月30日返港,與第777宗有關。
993:32歲女外傭,2月1日至4月7日與僱主一起去英國。
998:29歲女士,4月11日唯一一位本地感染者,第976患者的女友,去過尖沙咀All Night Long酒吧。
過去一周單日確診數字
4月5日:890(+28)
4月6日:914(+24)
4月7日:935(+21)
4月8日:960(+25)
4月9日:973(+13)
4月10日:989(+16)
4月11日:1000(+11)
張竹君說,留意到市民外出增加,但呼籲市民不要掉以輕心,形容這病症較麻煩,很多隱形或病徵輕微的患者。她說,輸入個案減少,可能與入境人數減少有關,但社區有機會已有病毒傳播鏈,市民要減少聚集。
累計335人出院
醫管局報告,過去24小時,醫管局向衛生署呈報55宗懷疑個案。截至周六中午12時,仍有678人留醫接受隔離治療。
過去24小時,有27位確診者出院。
目前335名確診病人出院,1名疑似確診病人出院。
626人穩定 10人嚴重 14人危殆 4人死亡
目前有650位確診病人在14間醫院留醫,626人情況穩定,10人嚴重(467號病人由危殆轉為嚴重),14人危殆(第192、312、338、417、427、461、498、499、595、698、833、840、854、857、956號病人),4人離世。
截至周六上午9時,已使用的負壓病床共1130張,使用率約65%。負壓病房有579間,使用率約72%。
被問到何時回復非緊急服務,何婉霞透露,正研究可行情況下重開部分服務,包括非緊急手術等,但要視乎人手、保護衣及醫院運作安排。
使用人工肺的病人仍然危殆
何婉霞表示,首位使用人工肺的第595宗個案病人仍然危殆。早前確診的男警長本身無其他長期病患,現時呼吸情況不理想,有用呼吸機及抗病毒藥物治療。
她指出,危殆病人中有6人為50歲以下,當中5人年約40歲,部分無長期病患,外國有年輕患者突然惡化,原因有待研究。
至於為危殆病人試用新藥「瑞德西韋」,何婉霞說,約有30名病人參與臨床測試,發現新藥有效退燒,未見嚴重副作用,當中約個位數字病人用藥後出院。
家居檢疫「10+4」新措施開始實行 37人從檢疫中心回家再隔離
衞生署早前因檢疫中心用量上升,4月11日起讓部分檢測呈陰性的密切接觸者提早回家,只需在檢疫中心留10日,其餘4日可在家檢疫。
張竹君指出,已有37名人士適合在家檢疫,他們全都是緊密接觸者一般需要接受28日的醫學監察。
袁國勇:第二波疫情將至 呼籲市民「唔好咁老定」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能在人體肺部製造的病毒量比沙士高約3倍,減低先天免疫系統的反應,如果沿用沙士「困住」病人,並隔離密切接觸者的方法,一定不可行及完全無效用。他形容,只能令大家生活下去,維持醫療系統不癱瘓,但無可能7月前消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