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有利提升學科地位
全球在現代教育變革和課程創新的發展,都認同藝術與創意教育是須要加強的環節。但傳統美術教育在校內體系長期處於「邊緣學科」的景況,內地音、體、美學科也一直被謔稱「小三門」。而校外美術教育除了幫助「應試」的培訓課程外,大部分學習內容都被家長視作可有可無的「托兒活動」。如何配合新世紀培育核心素養的全人教育目標,體現美術教育在提升審美素養和創意思維的效能,讓家長認識美術教育在少兒未來發展培育是一種「剛需」,都是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須要關心和思考的課題。我們先談談那方面可以利用科技賦能,逐步拓展學生的創作表現、改善家長的學科認知、爭取社會對藝術教育的關注,最後達至提升美術在校內、校外的教育效能和地位的目標。
以前談過教改和課改的方向,離不開「人本與人文教育;創新與創意教學。」所以有需要調整美術學科教育規劃原有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以利促進各個核心素養範疇的能力表現。所以科技賦能美術教育的途徑,簡單而言可以從課程規劃、學習模式和空間優化三方面去思考。
科技賦能有利促進課程創新
首先,學習內容盡量嘗試添加科技元素。例如以前介紹,可以「無紙美術」為拓展基礎,研發更多利用科技硬件和軟件表現的創新視覺藝術學習內容。新界元朗順聯會翁佑中學致力發展動畫課程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九龍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利用VR技術開設創新課程也是很有發展的嘗試。上一篇文稿介紹過山東即墨市實驗中學設計了校本電子攝影課程,編寫數碼攝影教材,開展多元創新攝影活動,這是在「讀圖時代」可以轉型的傳統視覺媒介。個人去年也研發一套創意影像學習課程,教材設計針對傳統美術媒介的科技融合,例如可以將版畫和數碼攝影綜合、微縮模型工藝和動畫創作綜合、圖案設計和編程學習綜合、繪畫和不同物理現場及概念綜合、利用不同器械和科技去創作裝置藝術等等創意影像和視藝表現嘗試。
其實,一般美術創作所用的工具、物料和技術,都可從低成本、低技術配置的角度,融入傳統科普知識和概念,進行創新課程設計,例如光繪塗鴉、顏料熔繪、錯視空間、陶釉變色、數碼版畫、石膏雕塑、矽膠面譜、纖維藝術、靈動吊飾、聲光裝置等等。
科技賦能有利促進教學變革
關於學習模式方面,同樣要考慮現代科技、設備的利用,和配合資訊科技教育的宏觀目標,在豐富傳統美術教育的創作表現之餘,還要能提升學科學習效能、全面達成新課程指引的學習要求,以及更好完成課改在「共通能力」九大範疇的表現指標。無論校內、校外美術教育,都要思考改變傳統「課室為本」、「教師中心」、「我講你做」、「依樣葫蘆」、「單幹獨造」、「空泛創作」的學習模式。最基本是多利用教室網絡環境,引導學生善用全球互聯網美術資源輔助學習。有條件提供移動設計,或推動BYOD時,指導學生如何有效搜尋目標資訊、如何建構個人資料庫、如何應用互動渠道和建立個人平台。這類基礎性資訊科技學習,有助互助學習、個性學習、持續學習、終身學習。
當然,善用互聯網和移動設備更有利開展課堂上,以至延伸課外的協作學習。在每一個學期增添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這是打破過度單向和個人化學習的偏差。合作畫、集體創作固然是美術教育方便進行協作拓展的類型,多鼓勵學生在課前及課後利用移動設備進行群組交流、信息建檔及意見協調。利用網絡視像平台進行跨地區學習也是資源拓展的一種方式,去年底便有報導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四年級國畫課,在福州台三小學美術老師實時視像指導下,進行遙距V-learning。另外,課改建議各科多開展專題研習(PBL)作為學習創新的嘗試,引導學生從生活問題、社會層面、歷史脈絡、文化情境進行探訪、建構知識,就需要小組協作多元思考,利用網絡多向溝通,善用科技多元表達。在現代美術教育和藝術創新的目標上,最重要還是通過主題探究、認知建構、自主判斷才進行有意識和內涵的創作,打破「千人一面」或「空洞模仿」的咎病。
科技賦能有利提升硬體配套
至於如何進一歩衡量科技硬件、軟件的適當應用,以及建構美術科智慧教室?應該基於有利現代美術教育發展為主導;有利學習科技化為目標,將部分成功課程使用的科技工具編入「常規教具」。再配合「美術教育科技化」的進階發展需要,總結學科創新變革經驗和學與教的反饋,以促進學習成效為大前題,將「常規科技教具」、智慧教育設備、高階互聯網絡、虛擬學習空間建設等項目,逐步轉入傳統美術教室內。
亞太創藝談之十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