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公帑化解口罩之亂

與其出標書等待價低者得,政府大可以高價向批發商購入,再憑身份證全民派罩。大膽假設每個口罩出價10元,全香港700萬市民每人十個,埋單是7億元,連半條元朗行人天橋都不如。

「我們中國現在可以說打個乞嚏,地球都會震動一下。」對的,14億人預防一場肺炎,齊齊買口罩,地球的確受到影響。遠在美國鄉郊的藥房,幾星期以來口罩一直缺貨,就是被中國需求震動的結果。生產商難以在短時間內大量增產,價格自然上升,而消費者面對高昂價格,加上排隊成本,自然又會慳啲使,減少外出甚至重用口罩。

非常時期,政府反應卻是難得冷靜,在新聞稿中重申「積極不干預」的管治哲學:「政府現時並沒有計劃透過立法就口罩的供應和價格作硬性規管,因為此舉只會適得其反,不能正本歸源,解決供應緊絀問題。」政府亦提到會積極採購以及跟業界緊密聯繫,講了一大堆,翻譯成正常人的語言,就是叫大家繼續排隊、捱貴口罩,一切照舊,唔好旨意政府會插手。

上次講過戴口罩有「界外效應」,保護自己亦保護別人,在抗疫非常時期政府大有經濟理由作出干預。除此以外,還有口罩市場的預期管理:一方面疫情發展沒有人說得準(不似打風可以預計受影響的日數),一方面政府立場又不斷傳達「大家自生自滅」的訊息,市民今日唔知聽日事,當然會為口罩瘋狂,有幾多買幾多,繼續參與這個人多擠迫的排隊活動。問題是這場口罩爭奪戰中有贏家有輸家,贏家固然罩得住,但罩唔住的輸家卻隨時累人累己。

水浸的政府發揮其功能之時

提提大家,雖然財爺成日警告話會有財赤,但政府財政儲備仍有過萬億元。浪費公帑,大家聽得多;拒絕派錢,大家亦習以為常。財金官員常常苦口婆心話,要將資源花在最有需要的人身上,面對今次口罩之亂,正正就是水浸的政府發揮其功能之時。

與其出標書等待價低者得,政府大可以高價向批發商購入,再憑身份證全民派罩。大膽假設每個口罩出價10元,全香港700萬市民每人十個,埋單是7億元,連半條元朗行人天橋都不如,跟補貼海洋公園那筆數更是差天共地。政府宣布持續每十日「入市」,直至另行通告為止,市民不用估估下,市場恐慌氣氛必定消失。政府花一百幾十億元,從社會效益公共衛生角度看,唔難跑贏一大堆大白象工程。

拜託,不要再侮辱智慧講什麼「避免跟本地巿場造成競爭」之類的廢話。香港政府無日無之都在跟市場競爭,不為也非不能也,這只是唔肯做等運到的藉口而已。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