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計算區議會選舉結果,非建制派得351席,建制派得45席。我馬上想到:
「三力」──這是官方和警方長期濫用權力、壓力、暴力的結果。
「三大」──這是短期內接連出現的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和全國人大事件,加速市民透過選票表達意願的行動。前兩「大」被包圍,警暴難以服眾;全國人大則以「權大」之勢,向香港的司法獨立施壓。
「三反」──官方漠視民意,市民由立場上的反對,醞釀成不謀而合的反彈,再變成今天行動上的反抗。
「三懲」──市民用選票懲罰建制,懲罰港府和警方,再懲罰倒行逆施的治港政策。
擁有公權力的人,手上何止三十六計?
表面勝回一仗,但民主路仍然漫長,今次絕對只是小勝,還會激起更多暗湧;皆因擁有公權力的人,手上何止三十六計?眼前可以想像到的已有:
──現在區議會在建制派控制之下,操作容易,但日後在非建制派主導之下,可能出現愈來愈多的限制。例如:如何運用撥款?審批和取得資源可能不像今天那麼寬鬆。這有利有不利,必須凝聚民意,透明處理。
──官方曾表示,2017年的政改方案通不過,日後就不會重啟政改討論。如今,區議會的形勢將影響特首選委會的組成,不排除官方在計算利害之後,將研究如何限制區議員在特首選委會裏的影響力。再次搬龍門?家常便飯也!
──為免進一步刺激民情,同時避免外國進一步「興風作浪」,官方可能稍為收斂霸氣,「認真檢討」,但「牢牢掌握全面管治權」的政策不會改;內地更有人把「管治權」上升為「管制權」。「管治」與「管制」諧音,但內涵完全兩樣。「四中全會」強調保護國家安全的「執行機制」,公開沒有詳情,但相信將會加速。建制派人士已放風,可能設立某些機構,「防止港獨和外國勢力」。
──教育部門和機構已在銜枚疾走,可能應驗內地的一些極左思潮:「放棄香港現在三代人。」即剛畢業的大學生、仍就讀的大學生和高中生;「反送中」之後還擴展至初中生,一切由小孩子入手。
總之,輸打贏要,誓保權力,乃中外古今權貴的天然政治性格。香港人必須戒驕戒躁,踏實而行。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香港時事評論員,人稱「夫子」,曾任《文匯報》職駐北京記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期間劉銳紹親歷事態發展,事件的影響後來令他及該報多名高層離開報社。劉銳紹對中國大陸事務有一定的認識及見解,常在香港傳媒、電視台及報章發表時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