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的兩個經濟理論

我們要從物品本身的特徵去考察為什麼市場的運作有時會是這樣有時會是那樣。經過30多年的考察,我終於推出了一個「玉石定律」與一個「倉庫理論」。

編按:此文是張五常教授為徐家健教授新書《經濟學說藝術投資》所作的序言。

我對文物或藝術品的收藏有很久的歷史了。第一次收藏貴重的物品是1952年,我16歲。當時母親每星期只給我幾塊港元零用錢。我積蓄了很久,才拿得出70元來購買一件宋拓的漢代《婁壽碑》。24年後我才知道該拓本是孤本,價值不菲,今天要考慮放進博物館了。

事情是這樣的。二戰時廣西平南縣的縣長叫歐陽拔英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隸書高人。解放後歐陽先生逃到香港,我的父親照顧他。當時我頻頻逃學,但喜歡到歐陽先生那裏聽他談書法、說古文。1952年我在香港上環一家破舊的書店見到一本《婁壽碑》的拓本,帶歐陽先生去看。他看後認為那是他見過的最重要的漢碑拓本,很大名,聽說早已失傳,但為什麼會在香港的一家破舊小書店出現,是一件怪事。小書店的老闆對我說,該拓本是從日本回流的。

我積蓄了很久,才拿得出70元來購買一件宋拓的漢代《婁壽碑》。(百度百科)
我積蓄了很久,才拿得出70元來購買一件宋拓的漢代《婁壽碑》。(百度百科)

我開始重視收藏是1975年到香港度長假,到那裏的廣東道的玉石市場考察產自緬甸的翡翠玉石。我解釋過了,這選擇是因為翡翠玉石的訊息費用非常高。雖然當時有不少玉石專家朋友指導,到今天我還不懂得怎樣鑒別翡翠玉石的優劣。再其後,1982年我回港任教職,1983年到福建一行,我就注意到那訊息費用也是極高的壽山田黃石。今天我算是一個田黃石的專家了。到了80年代後期,我對訊息費用的研究轉到書畫、古玉、青銅、瓷器那些方面去。

以物為本 推出傳世理論

我對中國文物的考察與研究是純從經濟研究為出發點的。上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訊息費用是經濟學的一個大話題。我當時認為行內盛行的以人為本或以市場為本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是錯的。我認為要以物為本才對。這是說,要研究不同物品,因為有訊息費用的存在,在市場出現了各種奇怪的現象,我們要從物品本身的特徵去考察為什麼市場的運作有時會是這樣有時會是那樣。經過30多年的考察,我終於推出了一個「玉石定律」與一個「倉庫理論」。不是淺學問,今天看這二者將會歷久傳世。

今天我算是一個田黃石的專家了。(YouTube)
今天我算是一個田黃石的專家了。(YouTube)

「玉石定律」是說,沒有專家的鑒別真偽與優劣,翡翠玉石不值錢,所以翡翠的市價大部分是專家的操作成本。「倉庫理論」在經濟學上的貢獻也重要。這是牽涉到經濟學上關於財富累積(capital accumulation)這個非常困難的話題,大師如費雪、魯濱遜夫人、弗里德曼等皆嘗試過分析,都失敗。我提出的「倉庫理論」容易地解決了財富累積這個難題,主要是因為收藏品或藝術品的價值沒有受到這些物品會否帶來收入的約束,所以沒有上限。這麼簡單就解決了經濟學上財富累積這個大難題,可算是神來之筆了。

這裏要特別指出,因為訊息費用奇高的緣故,同樣收藏品的市價的方差可以大得離奇。又因為訊息費用奇高,欺騙的行為普遍。欺騙可以賺錢,不騙也可賺錢,二者相加不同的市場安排紛紛出現。單是拍賣行這個行業,孰真孰假是非常頭疼的問題。有文憑證書的專家對某些文物的認識與判斷不一定比得上一個地攤小販!

徐家健這本書,關於文物與藝術品市場的,主要是集中在拍賣行見到的現象。這些現象一般有趣,也提供着一些可靠的資料,是可讀的。但讀者不要忘記,書中牽涉到的只是某些拍賣行的一部分問題,是收藏品市場的一小部分問題,是訊息費用研究的更為微小的一部分。世事本來複雜,牽涉到訊息費用就複雜得令從事者有天旋地轉之感。然而,關鍵的問題是有趣,更為重要是有點認識而搞收藏的朋友,在有趣的操作過程中賺到不少錢。英諺有云:知識就是力量。牽涉到收藏文物或藝術品,知識就是金錢吧。

新書簡介

書名:《經濟學說藝術投資》

作者:徐家健

出版社:信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張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