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馬英九單車行活動花絮(網絡圖片)
馬英九騎單車體會風的味道,也需要體會「南世界」的味道。
讀馬英九的《青春鐵馬向前行—馬英九的台灣單車日記》(台北二魚文化出版)一書,我覺得內容反而比他的總統就職演說精采得多,甚至內中不少警句妙語(此書由馬英九口述,羅智強整理)都可以放在他的就職演說詞中。「說一萬句愛台灣,不如走一萬步台灣路」——這是馬英九騎單車縱貫台灣的座右銘,也是他「本土論述」身體力行的表現,我認為值得一讚。譬如這本書的序言就有不少可供回味和反省的句子,茲抄錄如下(也加上我的評點)﹕「從鵝鑾鼻到富貴角,從街頭的加油聲到問題的現場,我領悟了『風是有味道』的真意,在我們滴下的汗水中,有別人不易體會的真情。」(我個人深有同感,因為在我年輕時,也曾騎單車從新竹到台北,步行由花蓮穿越橫貫公路到天祥。)
「我想到戰後的國民黨在戰後發展的成績固然有目共睹」(然而「白色恐怖」也有目共睹),「卻時常落入開發的偏執裏,對生態保育與人文的重建,付出應該要更多」。(為什麼在就職演說詞對生態保育和人文重建着墨甚少?)
「面對亞洲的競爭,台灣不要變成孤立的古巴,我們要更自信與開放,就從陽光燦爛的南台灣開始。」(提起古巴,我想到它當年的革命,年輕的切.格瓦拉也曾騎摩托車遍遊南美,變成一個神話,還拍成電影。不錯,古巴從革命到傾蘇而孤立,和中國大陸相仿,而古巴也是個海島,理應開放,然而馬英九畢竟是「右派」,不願或不敢提古巴革命對於整個南美洲的影響。)
「自行車的精神就是簡便、自由及對環境友善。……我們有自信台灣不應只是生產自行車的大國,更有可能成為綠色運輸與生態旅遊的典範。」(這一種論述是歐洲式的,歐洲各國,如荷蘭有自行車道;柏林地鐵允許把自行車載進車廂,這在香港根本不可能。而在中國大陸呢?不過數年前,各大都市都是自行車當道,解決了公共交通問題,然而大量的汽車卻帶來生態的急驟污染,哪裏還有「陽光燦爛的日子」?)
如此評點下去,這篇小文也會變成長篇大論,還是暫且打住。
騎單車南巡 綠色「政治秀」
馬英九的單車日記,在形式上是為自己寫的,也為了和他的單車團隊——一群「用自行車來修行的人」分享,但作為政治人物他不忘打造公眾形象,非但有媒體同行,而且沿路各地由縣市長陪騎。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網友,他為此行設立一個博客(部落格、網誌),每天口述感想,與網友互動。不少人批評他的單車之行只不過是一種「政治秀」或「廣告秀」,更有綠營高官罵他說:「十天旅行怎麼夠?我到南部去過幾千次!」說的不錯,問題是怎麼去,怎麼行?任何政治行為都有一種象徵意涵﹕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可說是一場政治秀,但卻把江南文化變成清代傳奇;蔣經國時常到台灣農家吃飯,也是「與民共樂」的政治秀,但他沒有騎單車,沒有談生態保育。
騎單車的象徵意義,我認為不可等閒視之,特別在這個環境污染的世界,生態這個名詞已席捲全球,論述到各個領域﹕環境研究、文化地理、生物科學,甚至文學批評和藝術創作。馬英九所說的「綠色運輸」和「生態旅遊」目前也成了顯學,因為人類逐漸領悟到以「人定勝天」為基礎的西方「開發」理論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在世界各地的NGO團體中,對於生態環境的關切更重於一切,四川大地震之後,NGO的活躍就是一例。(這是一場大災難,但也可以與生態論述合在一起來討論,人文關懷的視野更該如此。)
立足台灣容易 關鍵在如何放眼
這一切都和馬英九的這本《單車日記》有關。也許我在小題大作,但馬英九在序言中的一句話足可令所有關心台灣的人省思﹕「我在想為何穀果早熟的南方卻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成為受害最深的地區,這非關藍綠的政治板塊問題,而是均衡發展的正義問題。」這個「正義」已經遠遠超越了個人道德或傳統價值的範圍,西方「發展理論」時常把世界各國分成南北兩大部分——前者代表了未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地區,後者代表已開發的西方先進國家。這個模式已經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全盤破產,然而它的象徵意義猶在﹕前者代表受壓迫和受剝削者,後者變成了新的帝國主義,這是一種國際新左派的論述。台灣的南部和北部,在陳映真中期的小說(如《夜行貨車》)中也是用這個觀點來描述的。
我認為馬英九也該放下國民黨右派身段,重新以「自行車精神」來塑造新的政治論述,非但要不分藍綠——其實這兩種顏色都可以和生態掛鈎——而且要在目前以市場掛帥的主流經濟論述中塑造出一個台灣的「另類」經濟藍圖(其實也是「綠圖」),並以此與彼岸大陸的急驟經濟發展作一個實質上的對比,甚至可以比拼空氣素質。「風」是什麼味道?除了南台灣之外,還有「南世界」的南美和非洲。「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一點也不錯,問題在於怎麼「放眼」?
原刊於《亞洲周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