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香港人常見的毛病,指大便乾結難排、有排便但不暢、甚至有病人是三、五、七天才排便一次,便秘不單身體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出現口臭。大便停滯於腸道會使廢氣(毒氣)被回吸收,對健康及皮膚也不好,便秘亦反映身體狀況處於不正常狀態。如大便習慣有異常改變,亦需考慮腸道是否出現問題,如瘜肉,腫塊,痔瘡等。
香港生活忙碌,當有便意時可能正在忙着不便上洗手間,時間過了就無法再能排便,有些人喜吃喝生冷或燥熱煎炸食物,腸胃積寒或積熱,都會引致便秘。
每天吃足夠的蔬菜生果(高纖食物)是預防便秘的理想方法,但有些病人依然會出現便秘情況,令他們非常苦惱。治療便秘不單單是用瀉下的藥物,而要看患者的體質,辨症論治,有些是要補氣,有些是要補充水份,有些是要養血潤腸,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症型、病因及處方
(一)腸胃積熱
原因:多因飲食不節,好吃煎炸燥熱,飲酒,夜睡。
症狀:大便乾結,腹脹腹痛,口乾口臭,面紅身熱,心煩不安,舌紅苔黃燥。
處方:麻子仁丸(大黃、枳實、厚樸、火麻仁、杏仁、芍藥、蜂蜜)。
(二)氣機郁滯
原因:生活緊張,生氣。
症狀:欲便不出,大便不爽,腹脹多矢,噯氣食少,舌苔薄膩。
處方:六磨湯(木香、烏藥、沉香、大黃、檳榔、枳實)。
(三)陰寒積滯
原因:腹部受寒或過食生冷。
症狀:手足不溫,腹脹腹痛,大便艱澀,舌苔白膩。
處方:大黃附子湯(大黃、熟附子、細辛)。
(四)氣虛
原因:身體虛弱。
症狀:便質不乾,雖有便意,但努掙難排,易出汗,便後氣虛無力,易出現頭暈。患者面色晄白,易倦無力,舌淡苔白。
處方:黃芪湯(黃芪、火麻仁、陳皮、蜂蜜)。
(五)血虛
原因:身體虛弱,手術、產後失調,崩漏後。
症狀:便質乾結,面色蒼白,失眠善忘,舌淡唇白。
處方:潤腸丸(當歸、生地、火麻仁、桃仁、枳殼)。
(六)陰虛
原因:腎陰不足,多見於中年人士。
症狀:便質乾結成粒狀,頭暈耳嗚,腰膝酸軟,心煩少眠,潮熱盜汗,舌紅少苔。
處方:增液湯加味(玄參、麥冬、生地、芍藥、玉竹、石斛、火麻仁、柏子仁)、平日服食六味地黃丸。
(七)陽虛
原因:身體虛弱,多見於長者。
症狀:便質乾或不乾,但排便困難,小便清長,腹部冷痛,腰膝冷痛。患者面色晄白,四肢不溫,舌淡苔白。
處方:濟川煎(牛膝、肉蓯蓉、當歸、升麻、澤瀉、枳殼)。
(八)老人虛冷便秘
症狀:便質乾或不乾,但排便困難,小便清長,腹部冷痛,腰膝冷痛。患者面色晄白,四肢不溫,舌淡苔白。
處方:溫脾湯加減(人參、熟附子、乾薑、大黃、甘草)、三仁粥(南杏、柏子仁、松子仁各3-4錢打碎、陳皮一角煲粥)。
防治方法
平日少吃寒涼生冷、燥熱煎炸食物,日間要平均地飲水,多吃蔬菜(每日最少半斤)、生果(每日兩份)、果仁、高纖維食品(如五穀類)。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飲食調節
烚蕃薯、木瓜、香蕉、大蕉(可加冰糖燉熱)、菠菜、合桃糊、芝麻合桃糊、杏仁糊、雪耳糖水、蜜糖等。
食療方
(一)菠菜粥
材料:菠菜與白米(比例1:1)。
做法:先將菠菜洗淨切碎。白米煮粥,當白米煮開後加入菠菜同煮成粥。
服用方法:早晚服食,連服三日。
功效:適合腸熱便秘者服食。
(二)芝麻合桃糊
材料:黑芝麻、合桃各60克。
做法:先將黑芝麻及合桃攪碎磨成糊,煮熟後加入米漿煮熟。
服用方法:一日分兩次服食。
功效:可補肝腎、養陰血、潤五臟、潤滑大腸、通利大便。適用於陰虛腸燥者。
(三)首烏粥
材料:製首烏30g。
做法:用水煮約45分鐘,以汁作米水煮粥(白米100g)。
服用方法:早晚服食,連服三日。
功效:既可滋補肝腎、補血潤腸,適用於血虛引起的便秘。
按摩法
按摩腹部以調節自主神經功能增強腸蠕動。
可順時針方向輕揉腹部50轉;亦可輕揉臍部旁開四寸穴位「大橫」,每次輕揉50次,每日兩次或餐後一小時做。
針灸治療
穴位:支溝、天樞、足三里、上巨虛。
注意:以上湯水配方只供參考之用,其中各藥材/處方因人而異產生個別不同反應;選用任何藥材或處方前必須清楚明白自己的體質或先向中醫師查詢。孕婦必須遵醫師囑咐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