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提供應用性非常廣的分析工具。舉凡人類行為,因為通常都涉及取捨,都是可以用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折。
近日香港遊行示威成風。經濟學有什麼解釋呢?展望又如何?
經濟學認為,由於人是理性動物,參與示威的民眾都認為行動利大於害。利指個人的預期得着;害指個人要付出的代價。
人數巨大,意味很多人都認為得着要比付出巨大。
示威遊行的得着有兩方面。一是憧憬爭取的目的有成功的機會;一是參與活動帶來的快感。
爭取的目的自覺意義愈大,這兩個得着都會愈大。自覺成功的機會愈大,這兩個得着亦都會愈大。
人多自我感覺就更佳
示威遊行人數增加必會鼓勵更多人參加,原因是人多就會感覺到成功更有希望,而且人多自我感覺就更佳。因此遊行示威確有滾雪球效應。這種動態效果(dynamics)是適用於所有群眾運動。
示威遊行,個人當然都要付出代價。最主要代價的當然是用於示威遊行的機會成本。一般而言,除非是考試期間,學生遊行的機會成本一般會比在職人士的為低。退休和失業人士的機會成本當然更低,其次是家庭主婦。另一成本是可能傷受傷和被警方拘捕的機會。從經濟學的理論看,受傷和被警方拘捕的機會愈低,參加示威遊行的人會愈高。所以示威遊行譴責警方過分使用武力和要求釋放被捕人士都屬預料之內。
示威人士堵路和其他「不合作運動」為公眾帶來不便,引起不安,加劇香港人的情緒病,損害經濟活動,經濟學叫「界外效果」,是額外的社會成本。示威人士不會理會。如果他們理會,這些成本即「內化」(internalize)。社會成本若能內化,示威人士就會適可而止,不再為社會做成擾。
可惜政治活動的社會成本難以內化,政治活動的本質就是敵我分明、人我分明,於是死結難解,這就現實。要減少示威人士的破壞性行為,主要要從源頭入手,減少common cause(即多人有共識的爭取目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