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簡小弟從一家區域型教學醫院轉到花蓮慈濟醫院時,只有25周大,是極度早產兒。因為出生周數太小,接生的醫院希望由我們的新生兒團隊接手後續的照護。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簡小弟。
新生兒只要低於28周出生,就是極度早產兒,各項器官發育不成熟,死亡率非常高,容易有呼吸道、心血管、腸胃道等併發症,簡小弟當時體重只有915公克,肺部狀況不好,必須使用呼吸器維持維持生命。
經過X光、超音波檢查,發現簡小弟的右胸除了有氣胸情況,還有開放性肺動脈導管。什麼是開放性肺動脈導管?胎兒在母親體內的時候,氧氣及營養等都是透過動脈導管進到胎兒體內,正常的嬰兒在出生後三天內,會自行關閉動脈導管,轉換為肺部呼吸,若導管無法自行關閉,我們稱為開放性肺動脈導管,這將對心臟產生極大負擔,容易引起心衰竭。
簡小弟住進小兒加護病房後,他的呼吸狀況愈來愈差,還出現了我們最不想遇到的情況「心衰竭」。一開始,先以藥物治療,但是效果有限,我們隨即聯繫心臟外科團隊主治醫師張睿智到小兒加護病房看看簡小弟的狀況。張睿智醫師也是我們外科部主任。
開放性動脈導管結紮手術
經過張睿智主任的評估,簡小弟必須做開放性動脈導管結紮手術。因為簡小弟的狀況,不適合從小兒加護病房移至開刀房做手術,距離的限制之外,開刀房的溫度較低,嬰兒在那樣的環境下狀況會更不穩定,所以張睿智主任帶領心臟外科團隊與麻醉部團隊、護理部團隊,移到小兒加護病房為簡小弟做手術治療。
當時我負責簡小弟的呼吸器,看着張睿智主任從簡小弟左胸腔切進,接着進入最危險的階段──撥開肺部,這動作會讓孩子的呼吸狀況更不好,血氧濃度也開始下降,直到看到動脈導管位置,將主動脈與動脈導管分開,並且結紮動脈導管。在結紮的瞬間,簡小弟的血氧濃度一直往下掉,從正常值的90%幾,一直掉到70%、60%,當下整個房間的氣氛都凍結了。
因為主動脈與動脈導管的大小相當,有時候是很難區分的,印象深刻是當下耳邊有人小聲問:「怎麼辦?是不是綁到主動脈」,我說我完全相信張睿智醫師的技術,絕對沒有問題;因為心臟外科與小兒部加護病房合作密切,每一例的手術都很成功。在一、二分鐘間,簡小弟的血氧濃度慢慢回升,手術順利圓滿完成。
面對周數這麼小的簡小弟,張睿智主任說,手術當下還是會有壓力,但回想起他在國外進修時,曾做過體重約150到200克的大鼠活體肺臟移植實驗。如今進行體重比大鼠大五倍的簡小弟手術,有點不安的心又隨即安定下來,張睿智主任還說,壓力一定有,但整個手術團隊有信心,讓病人得到更好的照顧。
簡小弟因有視網膜病變併發症,住院期間還有會診眼科張芳綾醫師,執行雙眼球內注射藥物治療。住院期間,簡小弟曾因為生理性脫水,體重下降到750公克左右,相當一個寶特瓶水的重量;護理團隊鼓勵簡小弟的母親摸摸孩子或是讓孩子躺在媽媽身上,透過親密互動,小朋友的病情可以比較穩定。
經過團隊91天的照顧,終於健康出院。雖然今年3月,簡小弟因為腹股溝兩側疝氣,由外科部小兒外科彭海祁教授執刀修補,如今七個月大的簡小弟,體重已經有七公斤了,是個健康的小寶寶。看到簡小弟的模樣和媽媽的笑容,不僅肯定團隊的專業照護,我們更感謝家屬對我們的信賴。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