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蒸蒸日上 買家變租戶

──論QE對樓市影響

現時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速度比興建樓宇的速度快,樓價焉能不升?

用家買不起 樓價照樣升

 
我一向以用家能否負擔得起樓價來判斷樓市的健康程度。當樓價已與大多數用家的購買力脫節,而只靠投資者入市去支撐的時候,我會認為這樣的價格是不可能長期維持得住的。因為,投資者的取態不穩定,很容易因為對後市有不同的評估而轉軚。原先是買家,很快就會變成賣家;一切在乎看升還是看跌。但用家的需求是剛性的;如戀愛成功要成家,或孩子大了要有獨立房間,或升職加薪後有條件改善居住環境,這類需求一日未滿足,一日都存在,都會在市場上反映出來。
 
在過去40年,我一直以這種觀點去分析樓市,發現十分管用,更助我避過了82年與97年的兩次樓市低潮,不過,近年樓價雖然已與用家的購買力脫節,但樓價卻升完又升,未有作出大幅調整。去年九月開始,住宅樓宇雖然有調整跡象,但下調了13%左右之後,於今年三月又再回頭上升。至七月份,更有升速加快的跡象,部分屋苑更有創新高的情況出現,以至賣方又在市場上佔了上風。以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很有機會再次挑戰2015年的歷史高位146.92點(最新報130.47點)。
 

政府胡亂發鈔 資金流入房地產

 
出現這種異常的情況,不能責怪投資者不理性,更大的責任應在胡亂發鈔的政府身上。QE 的具體結果是導致利率長期處於似有實無的狀態,以至房地產市場上的投資者,可以接受的租金回報率變得愈來愈低。即是說,收租不多的樓宇,投資者卻願意出高價去買,原因是存錢在銀行的回報更差。結果導致資金不斷流入房地產市場,樓價於是升完又升。除非各國政府承諾不再 QE,並令利率恢復正常水平,否則都休想叫樓價掉頭回落。
 
現時,政府雖然已有效地增加了樓宇供應,但樓宇供應增加的速度似乎趕不上各國政府印鈔的速度。特區政府雖然沒有 QE,但香港市場自由開放,海外的資金可以隨意進出香港。當世界資金氾濫的時候,沒有人能阻止資金流入香港。很明顯,現時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速度比興建樓宇的速度快,樓價焉能不升?
 

買家能力下降 用家只能租樓住

 
這樣發展下去,香港的住宅樓價會進一步與購買力脫節,買得起樓的用家會愈來愈少,但這並不代表樓宇會沒有人買,因為投資者會補用家的不足。結果是樓宇的業權陸續落入投資者的手裏,用家只能租樓住。
 
政府增加樓宇供應的努力,應可以令租金下跌,因為 QE 並不能增加租客。但我擔心,租金回落亦不一定能阻止投資者入市,因為租金回報率依然比銀行的利率高,令租金回落沒法對樓價產生足夠的遏抑作用。
 
現時,商業樓宇市場,業主多是投資者,用家多是租客;但在住宅市場,則主要是業主自用。如果各國政府不停止 QE 的話,住宅市場可能會變成大部分用家都買不起樓,只能租樓,香港要重回《七十二家房客》年代。屆時,社會的怨氣一定更多。
 

樓市會否「爆煲」?

 
由於全球 QE,大量資金流向資產市場,導致香港樓價亦該跌未跌。然而,凡是升起來的東西,終有一天要掉下來。當然,最好是降下來,而不是跌下來。但在歷史上,失控跌下來的機會比有秩序地降下來的機會多。
 
以前,我觀察樓市會否「爆煲」的一個方法,是看看身邊的人,究竟是錢多還是樓多?如果是錢多,那樓價還可以再升。如果是樓多,還借了不少債務,那樓市就命不久矣。現時,我身邊的人還有很多都手持不少現金,一旦樓市形成升勢,單是因資金追逐升值的本性,就可以讓樓市的繼續上升自我完成。
 
我粗略了解過一下,我身邊的人為何有這麼多錢買樓。有人是因為生意難做,把在大陸的工廠結束了,把廠地賣了給開發商,收到一大筆錢,又找不到甚麼生意可做,所以選擇投資地產,較為輕鬆簡單。又有人是投資股票連番受挫,於是從股市撤退,轉投樓市。亦有人原先把錢放在銀行裏收息,等子女長大後助他們置業,但現在銀行的利息這麼低,於是想先把樓買下來,暫且收租,將來再看子女是否合用。亦有人搞了一些時髦的新生意,未賺錢已被人收購,賺了一大筆錢,不想再冒風險,亦在考慮作地產投資。
 
這些收購新公司的錢,收購廠地作發展的錢哪裏來的?很多都是 QE 衍生出來的。 QE 的錢流入銀行系統,再流入銀行認為安全的大企業,大企業自己的生意已經產能過剩,不值得去增投擴充,於是只能去收購合併現有的企業。這樣做不會增加工作崗位,對實體經濟沒有好處,卻令被收購的企業的原來擁有者套了現,手上多了一大筆錢,可以用來作地產投資。QE 的錢就是這樣源源不絕地流入地產市場的。這個水源如果不被截斷,樓市就會升完又升。

 

全球經濟一體化 終極一跌時日未到

 
特區政府不是沒有設法去截斷這個水源,只是不太成功。辣招只是提升了資金流入的門檻,但沒有改變資金對地產投資的偏好。至於增加供應,本應是治本之道,但面對 QE 這種「詭道」,已顯得軟弱無力。樓要一間一間的建設出來,但現代 QE 連鈔票也不用印,只要在電腦上按兩下便是。
 
因此,要香港的樓市出現終極一跌,唯有等世界各國減少 QE。本來,美國在一年多之前已宣布停止 QE,但遲遲不敢加息(去年底加過一次),自從英國決定脫歐後,全球經濟的風險又再增加,美國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全球的經濟已經一體化,美國的大企業,做的都是全球性的生意。如果日本,歐洲等地方的經濟動力沒法恢復,美國不可能獨自加息,這樣只會傷及自己。現時,歐日的 QE 效果不彰,看來還要繼續增加額度,沒有這麼快可以叫停。在這種情勢下,香港的樓市應不會這麼快出現終極一跌。至於歐日何時可以停止 QE,現時還完全看不到苗頭。
 
原刊登於《am730》,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亞新社)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