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音樂傳奇

「你們看到的,是一位已經93歲的老人家,可是我相信你們是有興趣知道這位老人家是怎樣一路走過來的。」那是潘迪華在開幕前一天參觀展覽後拍下的一段話,之後更高歌一曲。

香港本年度單一音樂家的最大型展覽,毫無疑問是潘迪華展覽會。

不久前開幕的「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是一個罕見的文化盛會,展示不僅是潘姐姐的珍貴收藏,而是香港戰後近70年,從無到有的文化發展,通過一位歌唱家,從摩登大上海到香港,走到國際,回到香港再創作,音樂劇《白孃孃》、電影《花樣年華》等,發光發亮,留下極具個性的燦爛藝術人生。

這樣豐盛的歷程,難得由前南豐紗廠改建為「CHAT六廠」藝術館提供空間,免費開放至10月下旬。由同樣來自上海的王慰慰,與本地李勺言聯合精心策展,將2750平方米空間設計成一道歷史長廊,分兩個展廳、三個迴廊,展品從上世紀40年代一封「上海女子中學」信箋開始,到上世紀60年代與爵士巨擘Louis Armstrong在大會堂同台演出,接着到訪以色列、西柏林,以至柬埔寨,展出親王夫人的親筆樂譜手稿等文獻,也包括傢具、服飾、唱片等,全部原裝實物,附以中英文說明,心思盡顯。

2750平方米空間設計成一道歷史長廊,分兩個展廳、三個迴廊。
2750平方米空間設計成一道歷史長廊,分兩個展廳、三個迴廊。

南豐紗廠展示多幅圖片。
南豐紗廠展示多幅圖片。

70年後 樂緣再續

筆者有幸出席展覽會的開幕禮,得悉展覽背後一段感人的樂緣。據南豐紗廠創辦人陳廷驊外孫女張添琳的深情回憶,展覽去年開始籌備,其間從公公生前收藏中看到潘姐姐告別演唱會的光盤,原來公公也是「粉絲」之一。陳老先生和潘姐姐同樣在上世紀30、40年代上海成長,也同樣在1949年抵港,50年代各自發展事業,70年後的今天樂緣再續。

「你們看到的,是一位已經93歲的老人家,可是我相信你們是有興趣知道這位老人家是怎樣一路走過來的。」那是潘迪華在開幕前一天參觀展覽後拍下的一段話,之後更高歌一曲。我等為前輩風采依然,報以熱烈掌聲。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