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背後

利率市場跟天氣般乍暖還寒,美國兩年期國庫債券息率3月初上衝5厘,債息去年9月拾級而上後,股債市場罕見同時走入熊市,令市場質疑鮑威爾這第一個非經濟學者出身的聯儲局主席的決定。

利率市場跟天氣般乍暖還寒,美國兩年期國庫債券息率3月初上衝5厘,債息去年9月拾級而上後,股債市場罕見同時走入熊市,令市場質疑鮑威爾這第一個非經濟學者出身的聯儲局主席的決定。

行外人很多都不明白,如果央行目標只是按「通脹」辦事,那麼這項影響全世界經濟至巨的工作,由機械人擔當便可以了。舉例:當通脹是8%便加息75基點,通脹是6%便加息20基點,如此類推。

央行非只按「通脹」辦事

聯儲局公開的通脹目標是2%,但這2%的根據和出處,卻有點撲朔迷離。其實2%的目標並非美國獨有,加拿大、澳洲、日本和英國都有相同的目標。上世紀90年代,這2%的目標已經被廣泛接受,根據CNBC的報道,1989年新西蘭央行首先提出以控制通脹為政策目標,加拿大在1991年、英國在1992年、瑞典和芬蘭在1993年相繼提出同樣的目標,美國遲至2012年才宣布2%的通脹率。

我們常見的美國消費物價指數有兩種: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和個人消費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PCE)。過去長時間PCE和CPI的數值都很接近,其實兩者所涵括的種類、比重和計算公式都有分別,CPI的調查對象限於個人,PCE卻包括替個人付錢的機構,例如慈善團體。在2000年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報告中,聯儲局公開將首要通脹參考數據由CPI轉至PCE。

CPI和PCE,除了標題(Headline)指數之外,亦有撇除食物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ore)指數,原因是食品和能源價格會較受外來因素影響,不一定反映內部供求狀况。

有人質疑要等到什麼時候使多少個辣招,聯儲局才能夠將通脹拉低至2%。最新一期(1月31日)的CPI是300.54,按月升了0.52% ,按年升6.35%。核心PCE現在卻只有4.4%,比CPI低超過2個百分點。如果用核心PCE ,通脹率今天便會從6.35%降低至4.4%。

數據未必反映人民真實生活

為政者一方面希望能夠給市場一個很清晰的方向,另方面亦尋求施政上的最大空間,宣布了目標並不代表央行不可以搬龍門。其實鮑威爾不止一次重申他要做的不是打擊通脹,而是打擊社會對通脹的預期。這當中,很難說有多少是科學,有多少是藝術。

畢竟,數據是死的,生活卻是真實的。我不少歐洲朋友都告訴我,雖然歐洲公布的通脹表面上仍是在美國之下的單位數,但人民生活上感受到的通脹絕對是雙位數。我個人感覺這個加息寒冬逗留的時間,會比大家原先想像中長。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