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樟:對公民科的期待

目前,對許多中學生來說,國民身份認同仍是個敏感問題,如何贏取學生的信心和信任,引導學生重新認識、接納國民身份,是「公民科」教師的巨大挑戰。

承接上文:〈黃錦樟:前通識科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四之三)

今年6月初,教育局在發表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及評估指引2021/2022》(簡稱「公民科」)。

強求多元不再  突出國民身份

「公民科」是繼承前通識科的發展而來,基本上維持通識科的教學宗旨,也糾正前通識科不足之處,例如:不再說「在多元社會中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不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多元身份、價值系統和世界觀的發展」,而是突出國民身份認同的優先次序,提出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同時欣賞、尊重和接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

在價值觀及價值教育的處理上,不再堅持「直接向學生傳授價值觀,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目標」觀點,而是重新肯定直接傳授教學法,說教師不能以旁觀者身份、對學生未全面或偏頗的觀點置之不理,要求教師成為學生榜樣,帶出正面的影響等。

「公民科」把考試評核改為合格與不合格,提出沒有公開評核的內地考察,大大增加了教學的靈活性,教師可將應付考試的動力,改為增加以學生興趣發展為導向的教育。例如除了內地考察外,在三個主題中按學校的具體情況和教學重點,加入考察活動,如牽涉內地活動的與內地考察結合,並逐步推廣至跨主題考察,通過參觀、探訪和事前準備、事後解說,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自主的學習者。

增加教育考察,課時要重新安排,倘若增添額外時間,將會牽涉學校及教育局能否/如何調配給學校提供額外的資源和問題,留待教育課程發展議會的考慮和規劃。

在處理國民身份認同的同時,也要照顧好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Shutterstock)
在處理國民身份認同的同時,也要照顧好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Shutterstock)

重建教師隊伍  贏取學生信任

「公民科」重新提出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是從穩固根基的角度出發,根基穩固壯實,枝葉才能茂盛,但要徹底改變,還需要不少條件的配合。

首先學校是否要考慮用學有專長、又熱愛中國文化的教師來承擔「公民科」的教學,重建公民科的教師隊伍?倘若教師不了解中國國情,或抗拒中國的政治體制,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工作就難以完成。

目前,對許多中學生來說,國民身份認同仍是個敏感問題,如何贏取學生的信心和信任,引導學生重新認識、接納國民身份,是「公民科」教師的一巨大挑戰。國民身份認同,除了理性認知、學習香港回歸歷史、《基本法》、國家《憲法》和《國安法》等外,也要有感性的情意教育,在處理國民身份認同的同時,也要照顧好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

教師要尋找適當機會,於課堂上和課餘時,與學生分享認識和經驗。例如個人國民身份認同的經歷和感受。學生有疑問或抗拒的,教師細心聆聽,回答他們的疑慮和問題, 疏解他們的情緒,耐心地替學生釋疑解難。

加強監督教師  系統講好故事

對學生的情意教育,並不限於「公民科」,中文、歷史,甚至其他科目的教師,在接觸學生時,都可以跟學生分享個人經驗和解難過程。教師對中國地理、歷史、文化有認識和感情,關切家鄉和祖國的發展,自然能夠感染學生。

教師對中國國情認識不足的,需要加強學習,邊做邊學。學校的責任在釐定計劃和步驟,聯繫/監督教師,營造良好校園氣氛,發揮學校整體的教育力量,才能有效地影響學生。當然,國民身份認同教育從幼兒園和小學做起,透過不同科目和場境,結合香港的發展,有系統地介紹/講好中國文化、歷史、民間的故事,做好升旗禮、唱國歌和尊敬國徽等工作,效果就更明顯。

學生能夠建立一己的國民身份,才能有效地發揮獨立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觀點上,看到文化差異、背後的不同的價值觀,及其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從而加深個人國民身份的認識,才能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和提出改進,成為盡責認真、具國家觀念和世界視野的公民。

〈從通識科到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四之四

延伸閱讀:
〈黃錦樟:通識科的開始與調整〉(四之一)
〈黃錦樟:對通識科前兩份研究的了解與分析〉(四之二)
〈黃錦樟:前通識科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四之三)

黃錦樟簡介:

退休教育工作者。中文大學學士、香港大學教育文憑、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曾任中學校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系主任、學院教育領導研究中心創會主任、蘇州國際思培(大專)學院校長。1997年前,擔任英聯邦行政學會理事會成員,出任其教育行政學(國際)雜誌主編及多份英美教育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曾任香港政府教育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名譽教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訪問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名譽教授。退休後翻譯及出版了孔漢思(Hans Kung)的《天主教教會簡史》(The Catholic Church: A Short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