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前,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出席香港學者協會三十周年論壇,並於會上發表專題演講,談「香港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黃校長總結及分析了香港的高等教育制度。現整理如下。
本來今天打算講基礎教育,因為我覺得基礎教育的問題比較多,兩天前譚鳳儀教授跟我說今天要講一下高等教育,因為論壇主要分析香港的優勢和經濟發展的原因,但是我覺得將來有機會應該有多點探討一下基礎教育。
本港大學教育概況
這是香港教育基本的概況,我們習慣算一下高等教育用了多少錢,政府的教育開支是600多700億,這佔了GDP的3.8%(2010年數字)。3.8%是以政府的開支來計算,假如我們把民間的錢加上去,就一定不止3.8%。
香港高等教育的開支在全世界來說不是太差,教育的開支是百分之22.7,其中高等教育的經常開支達170億左右,佔了教育開支的很大一部分。
而在香港的UGC轄下,有八所大學,當然還有一些自負盈虧的,但政府給錢的就是八所,八所學校都是不錯的,我們常和外國人說,這是香港的優勢之一。雖然香港只有八所大學,但各有特點:有些學校是綜合性的,有些是科技為主的,有些是注重應用的,有的注重人文基礎,有的注重教育……所以每所學校都有它的特色。香港的大學不多,但是分工比較好,內地的學校反而沒那麼好。內地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求大求全,每一間大學都要大,每一間都差不多,幾乎是一式一樣。
學位數量在回歸後不斷上升
在學位數量方面,我們可以看上圖。這個圖顯示了我們從1965年到現在的大學生數目,早年大學生的數目在很少,毛入學率是1%至2%;可是到1995至96年,可能因為回歸,政府突然增加很多學位,據前教育官員的說法,是以18%為目標。
基本上這18%到現在都沒有變。不過因為現在的人口降低了,所以不止18%,當然加上別的,學位供應就更多了。所以有點奇怪,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增加了然後又停下來,一停就停十幾年。這種情況外國人看起來覺得很奇怪,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以探討一下。
經過教育改革後,香港在制度上有些改變,希望建立更多升學渠道。據教育當局之前的說法,整個平台就是讓一些學生可以讀學士學位,一些學生讀大學副學士或者高級文憑,之後有機會銜接大學學位,也讓一些學生可以讀職業教育。這方面我們的職業教育搞得不錯,基本上在香港形成了一個多渠道、多出口的教育體系。
除了八所大學提供學位,還有自資的(例如公開大學),還有一些新辦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補充了八所大學學位不夠的不足。此外,還有副學士學位及其他,所以現在的教育版圖跟以前有很大的分別,架構是不錯的,但是也有一些缺點,以後有機會可以再討論。
學位多於學生 高校版圖起變化
現在開始一個有趣的情況,就是以前我們擔心學位數目不夠,很多人進不了大學。但是今年和明年開始有一個問題,出現大學的學位多於合資格入讀大學的學生。這張圖是去年(2014年)的情況,去年大概有10萬人中學畢業,其中有37,000入讀學士課程,37,000入讀副學士課程,還有另外一部分讀毅進課程及職業訓練等,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有個學額。
然而,兩三年之後,達到文憑「3322」基本要求(「3322」成績是指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均取得 3 級成績,而數學必修部分及通識教育科則取得2 級成績,符合入讀大學的最低資格)的學生將比學位還少一點,或者兩者差不多。到時候,就不再是學生競爭學位,而是學校競爭學生。這情況有點像台灣,但是沒有台灣那麼嚴重。由於香港仍有很多副學士學額,所以整個香港高校的版圖,將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變化。
香港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地方
大學排名方面,香港的大學排得很高,可是我覺得不用太緊張這些排名。因為這些排名不是太科學的,有時候我們的學校排在全世界的前100名以內,我覺得有點誇張。這些排名有時只是看一些調查,看你的國際化程度怎樣。但其實簡化來說,就是計算大學裏面的老師:護照的種類愈多,排名愈高。香港的護照種類大概是全世界最高的,你去北大、清華,都是中國人;日本的東京大學,都是日本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假如要算外國學生的數量,在香港,連大陸學生也會被歸類為外國學生。
我覺得評價大學有兩個最重要的條件,一是評價大學對社會貢獻,二是評價大學學生的素質,這兩點最重要。如果講優勢,香港的學校與區內相比,確實有些優勢。
香港高等校育的優勢
我們有時會問大陸學生的家長,為什麼選香港的大學,得出的結論是,香港的大學是有其優勢的。首先,香港是國際化大都會,不是很多城市有香港這麼好的土壤;其次,香港是大中華內一個中西文化薈萃的地方,有中有西,有貴的有便宜的,什麼都有;教師也是國際化的,甚至比美國、英國還要國際化──英國是英國的,美國是美國的,只有香港才是真正的國際化,把各國好的東西納入成為自身的一部分;我們還有英語教學、現代化的大學管理制度、學術網絡等等,所以人家花那麼多錢把孩子送到香港,確實有他們的道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