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蔡德允傳》的主角蔡德允成長於上海一個優渥的家庭,擁有豐厚的中國文學藝術基礎,對琴樂、詩詞和書法有莫大的天賦和興趣。在如此優厚的條件下,一生卻身處中國局勢最為動盪的年代,親歷和見證了不同的歷史事件。儘管曾經生活困厄,卻無阻她熱愛文人藝術,並堅守傳統文人的道德和價值觀,將琴藝傳授年輕一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代文人」。本社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特摘刊曾於70年代中起曾學琴於蔡德允的譯者序如下,以饗讀者。
十多年前同門學長榮鴻曾兄贈我其著作老師的傳記《蔡德允傳》(The Last of China’s Literati──The Music, Poetry, and Life of Tsar Teh-yun),不及細讀,至今印象不深。去年疫情肆虐,我的琴學文集《細水長流》剛已出版,趁閒決心重讀榮兄大作,以更了解老師一生事蹟。
細讀之下,才發現榮兄著作對老師生平與她的藝術成就理解之深,就如沈鑒治先生所說:「如此的巨細無遺且具洞悉力」,尤其是對傳統琴學的分析與詮釋,使人更理解一個傳統文人琴家如何安身立命,看待藝術。心想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如能讓廣大的中文讀者與彈琴人看到此書,一定會產生很大影響。於是嘗試以我有限水平,在毫無經驗之下,邊讀邊翻譯,如不成功,也可當作自學英語。
翻譯盡忠原著 保留學術討論
由去年4月開始,到了11月全書粗略地翻譯了一遍,但是第十一章所涉及的音樂學諸多專業名詞與術語,以及比較深奧的學術英語,使我感到十分吃力,於是請教同門學長謝俊仁兄。謝兄在西醫崗位,為了研究琴學,提早退休到香港中文大學取得了音樂學博士,令人欽佩。
俊仁兄不但願意幫忙,還全力投入,得到他的協助,我信心大增,於是將我們合作翻譯的意願向鴻曾兄提出,希望得到他的首肯。誰知鴻曾兄一口答應外,還願意審稿與提供資料。
在兩位音樂學者的督促下,我唯有迎難而上,加倍努力。將初譯逐章重新細心整理,再給俊仁兄審校,來回往復,他以醫生的精微細心,補我文人的宏觀粗疏,我們合作既認真又愉快。初步定稿後再請鴻曾兄審讀,並得到他的指導與建議,令翻譯更理想與順利。
今年6月完成初稿。此後再補充一些資料與繼續修飾文辭。本書翻譯原則是盡量忠實反映原著的內容,以保持其學術性。在原著者與譯者的共識下,只以「譯者註」形式補充個別必須的資料;又增加了一些圖片,使蔡老師的生平更富形象地顯現於讀者面前。
泰然面對既傳統又變革的時代
《蔡德允傳》作為傳記和民族誌,作者以世界史的眼光,書寫一位中國傳統女性文人藝術家的生平,並分析她琴、書、詩詞藝術的成長背景與成就,以音樂學為工具,輔以社會學、心理學等,深入解構分析她獨特的彈琴風格,對彈琴人來說,這是一個嶄新角度,有別於傳統的琴學視野。
蔡老師超過一個世紀的人生,處於中國最為紛亂與苦難的時代,經歷了傳統價值的分崩離析,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至對待藝術的態度,都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作者要從清末以來改朝換代、戰亂頻繁、社會變遷的背景,敘述傳主在漂泊流離的過程中,如何適應與自處,並取得成就;又要從宋代以來文人以吟詠與彈琴懷念遠方故鄉,對比傳主與千百年前的知音心靈相通;更要從春秋時代傳主祖先的遷徙連接近代蔡氏家族的搬遷。
作者以獨到的眼光探討蔡老師作為一位女兒、妻子、媳婦、母親、女教師、女學生,以至一位女性藝術家,在這個既傳統又變革的時代,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如何自處,並以一種泰然平靜的態度,對自己人生觀及藝術觀的擇善固執,不因外在因素而動搖自己的價值與原則。
原著主要對象是英語讀者,基本是外國人,書中除了要翻譯大量老師的詩詞,並要把傳統包括冷僻琴學的中國藝術歷史與哲學觀念以英語表達,令外國讀者理解明瞭,談何容易!這些琴學觀念與知識對有傳統藝術根底的讀者或彈琴人來說,或非難事,但卻可以讓一般讀者或年輕一代彈琴人更容易理解傳統琴學的觀念與知識。
書中分析了琴學如何從傳統的文人修身養性之器轉變到現在作為表演謀利之具,從彈琴的哲學觀念、傳授方式、彈奏形式、樂器改變(主要是琴絃)等等,認識到一個傳統業餘文人琴家與現代以表演為業的專業琴家的區別,從而讓新一代琴人可以思考與回歸傳統琴學的途徑。本書的著者與譯者都是老師門人,翻譯此書,倍感親切。當年老師的教誨及與她相處情景,如在眼前。
小島守成傳統 回歸返哺中原
老師從患在好為人師到願意擔任新亞國樂會古琴導師,似非偶然。她與新亞書院素有淵源,認同新亞提倡中國文化,注重禮樂人生的宗旨。新亞是一家培養負有傳統士人精神知識分子的大專學校,與老師的文人精神契合。新亞書院和後來的香港中文大學成為她的擇才之所,她的學生大部分都來自於此。所以學生都能繼承她的人格與琴風,形成了香港本土琴學風格,這種與內地1970年代以來截然不同的琴風,直接傳承自中國的傳統文人精神。
老師逝世後的十餘年間,在門人的推廣與宣揚下,隨着內地官方回歸中國傳統文化政策,老師傳承下來的琴學普遍受到年輕一代琴人認同,用絲絃彈琴已經重新普及內地。禮失求諸野,老師在香港守成的傳統藝術文化,回歸返哺中原,意義非凡。我曾在老師的追思會上代表門人發言,回顧了老師的琴學成就:
一、老師嚴擇門生,所收弟子多是有學問有才德之人,故學生多能獨當一面,在琴學方面各有成就,在琴界備受尊重。老師這種成就,在琴史上也並不多見,這是她足以自豪的地方。
二、老師教學嚴謹,口授心傳,對學生德、藝並授,發揚傳統師道。凡老師的學生,無一不如沐春風,受益終身。
三、老師於琴學兼收並蓄,無門戶之見,融匯於《愔愔室琴譜》之中,以個人氣質與學養,自成風格,在香港本土形成了秉承傳統琴學,與內地琴風截然不同的另一流派,可謂開宗立派,在琴學與琴史上地位無庸置疑。
四、老師一生所處的一整個世紀,正是中國文化極受衝擊的年代;她身處南方島嶼,避過近代文化浩劫與干擾。在中國文化敗落風潮下,謹守傳統,使傳統琴風得以一脈相承,可謂繼絕存亡,對中國文化的承傳,意義重大。
五、老師一生淡泊名利,為人低調,謹守本分,就像彈琴最高境界的「清、微、淡、遠」,但所發揮出來的力量與影響,可謂至大至剛。她的琴學風格,已經體現在眾多門人之中;此後對琴學發展,肯定會繼續發生影響。
銘謝
本書由翻譯至出版,首先要感謝學長榮鴻曾兄,蒙他信任,授權翻譯,並加以指導與審讀,提供資料,又代聯繫出版社,得原作者支持,才能更加理想地順利完成翻譯與出版;其次感謝學長謝俊仁兄,得到他無私參與,審校全書,他細心嚴謹的態度,有時為了一詞半字,往來討論,多番推敲,直到大家同意為止,精神令人敬佩。
還要感謝沈鑒治夫人袁經楣女史的鼓勵與幫忙,並授權應用蔡老師早年的照片;譚汝謙先生提供資料,解我疑竇;琴友潘德鄰醫生授權應用他拍攝的照片,以及溫哥華吳大品先生一直以來的關心與幫忙。
此外,香港三聯的李安女士及李毓琪女士,蒙她們幫忙,推薦此書出版,在出版過程中,解決諸多困難,編輯劉穎琳女士,核對典籍與查證資料,潤飾文稿,細心又認真,在此一一感謝她們;又同門學長郭茂基、劉楚華、蘇思棣和黃繼昌等的支持與幫忙,並提供及授權應用照片,尤其楚華與思棣兩位學長幫忙翻查照片,出力尤多;德愔琴社釋放蔡老師詩詞的版權等,都要表達衷心感謝。
最後也是同門的內子梁麗雲,在疫情之下,日常生活照顧無微不至,不在話下,翻譯期間討論內文,修辭校對,全程參與,她雖不肯具名,卻功不可沒。
2021年9月5日於溫哥華
原刊於《中國最後一代文人──蔡德允的琴、詩、書與人生》序言,本社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題為編輯擬。
新書簡介:
書名:《中國最後一代文人──蔡德允的琴、詩、書與人生》
作者:榮鴻曾
譯者:黃樹志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