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鐵爭議不斷,除了一地兩檢的政治問題外,其經濟內部回報率只有4%也令不少市民憂慮,究竟興建高鐵是否物有所值?誠然,當一個基建回報率只有低單位數字,私人投資者肯定放棄,因為在一個長達50年的基建投資期,所涉及的不明朗肯定不少,一旦出現較預期差的情況,較高的回報率便可發揮其「安全水位」(safety margin)的作用,避免基建變成蝕本生意。
高鐵的低回報已引起市民關注,持續擴建鐵路網會否是一個聰明的投資?筆者翻查運輸及房屋局在2014年9月公布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報告,總共有七個鐵路項目預計在2026年或之前落實。初步成本估算為1,100億元,當到了2031年所有項目通車後,便會為香港帶來每年30至40億的直接經濟效益,其整體內部回報率約為2%。
加入估算 效益改變?
無錯,七個鐵路項目的內部回報率只有2%,較高鐵的4%低了五成,但這不是最壞的情況,因為這個2%的內部回報率是基於過時的假設;如果將最新的人口和勞工數據納入估計,七個鐵路項目的經濟效益會否有重大改變?
從《鐵路發展策略2014》報告,筆者發現本地人口和本地就業人數的估算是取材自規劃署,以2009年為基礎的數據矩陣,但由於這份報告已包括2016年的預測,所以不難看見實際數據與預測的已出現明顯差別。從附圖,讀者可以清楚看見2016年底的人口是738萬,而策略報告的預測卻是744萬,高估人口達6萬人,至於就業人口則高估達5萬人,更有趣的是這個高估問題隨着時間變得愈來愈嚴重,例如2031年人口和就業的兩組數據,分別被高估達45萬人和39萬人。
讀者會發覺2021年的預測就業人口是349萬人,竟然少於2016年的數字350萬人,原因是政府統計處的預測勞動人口在2018年見頂,之後便開始下降,所以筆者按政府統計處的預測,從而推算出2021和2031年的就業人口數字,分別為349萬人和331萬人。
附圖展示,在《鐵路發展策略2014》報告中引用的人口和就業兩組數據均被大幅度高估,即使七個鐵路的初步估算成本與實際沒有太大差別,單是高估以上兩組數據已足夠理由去重新估算未來落成的新鐵路項目的經濟效益,至於政府高估鐵路效益是誰的錯,特首和相關政策局局長有責任向市民交代。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