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在香港變得更重要?

真正的重視應該是前特首在2016年里約奧運後說過要檢討香港體育政策的行動和決心。

繼前特首在施政報告中以歷史性多篇幅的着墨在體育發展的政策和預備投放的資源後,上星期的財政預算案中緊接着這施政計劃而把各項計劃和工程所需的公帑在這份預算案中反映出來,當中涉及26個體育及康樂設施在未來五年的重建和增建工程所需的預算,合共200億元。

此外,啓德體育園的整個場館和配套設施的建造工程,政府亦會向財委會申請約319億元的經費,如果把這兩筆巨款加在一起,這合共519億的龐大開支預算,很自然會給大眾市民一個感覺是政府對體育更加重視。

增加投資不足顯重視

我們仔細看看,這兩筆巨款的投放,最終想達到什麼目的。首先是那26項體育及康樂場地的重建、維修、興建,這些場地包括體育館、足球場、游泳池、單車場、網球場,以及一些休憩用地等。上述這些場地絕大部分都是給予大眾市民使用的公共康體設施,也屬於康文署轄下管理場地。事實上,康文署每年都會為不同的康體場地進行維修、重建的工程。此外,根據人口在不同地區的增加和分佈,康文署亦有一套既定的標準來增加康體設施的供應,例如室內體育館、足球場、游泳池等。因此,就算今次在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案不公佈這筆經費,在康文署的每年經常性開支上很大程度都會作出預算和撥備。

至於啓德體育園這個計劃已經炒作了幾年,但計劃的進度有如蝸牛般慢,而建造預算開支也不斷上升,到時恐怕最終需要的不止319億元。

從這兩項巨額的硬件項目的投放,是不足以反映政府對體育的重視比以前增加,真正的重視應該是前特首在2016年里約奧運後說過要檢討香港體育政策的行動和決心,這也是香港體育界需要的軟件而非單只投放在硬件上的開支。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