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4日(周二)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宣布,將於本屆立法會提交修訂《醫生註冊條例》草案,計劃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以紓緩本地公立醫院醫生長期以來人手不足的問題。
香港醫療制度長期失衡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時表示,香港醫生的供應量多年來一直爭辯不休,他認為,「公立醫院醫生人手不足問題,跟私家醫生或整體醫生的整體供應量其實是無關的,因為面對的不只是人手問題,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香港目前的醫療制度是英國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制度,特色是公立醫院收費便宜,但不是很在意醫療品質,譬如病人看病輪候時間很長,私家醫院相對好一點,這是制度導致長期不平衡的結果。」
「回歸20多年來,輪候時間一點都沒有縮短,反而愈來愈長。但這個問題,不是單純醫生人手的問題,」馮醫生指出,跟香港人口老化也有很大關係,「20年來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公立醫院急症室、內科病房全部都是80歲以上的老人,就醫需求愈來愈高。」
「以骨科為例,以前骨科是6、70歲以上的老人,現在多得是80、90甚至100歲的老人,因為年紀大,康復期較長,致使住院日期也長,公立醫院門診或住院需求都比以前增加,所以不單只是醫生人手的問題。」馮醫生語重心長地說,「香港人口老化問題20年後會更嚴重,屆時1/3的香港人口是老人,因此,政府的人口政策、規劃也有很大影響,我們必須長遠來看香港醫療系統緊張的問題。」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在立法會上表示,目前醫管局短缺的醫生數目多達660人,預估到2030年將會欠缺1,007名醫生。據統計,本港每一千人只有1.9名醫生,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的每一千人有3.4名醫生低,數字與南韓(每千人對2.2名醫生)、中國(每千人對1.8名醫生)相若。她說,香港人口急速老化,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
冀制度有彈性避免資源錯配
對於有些人認為,醫管局醫療制度效率低落,譬如醫生或護士都有許多行政文書工作要做,馮醫生認為,如果單從醫生個人生產力來說,個別情況不同,但技術性效率可能值得商榷,「譬如培訓一位成熟的外科醫生需要時間,資深醫生自己動手做手術比教年輕的醫生做手術要快得多,也因此增加了醫生的工時,但站在培訓醫生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當然一定要做。但長期來說,公立醫院醫生人手的確是不夠,過去醫生的工時非常長,目前因為醫管局認為醫生長時間工作,對病人反而不利,因此限制、降低了醫生的工時,希望做到平衡。」
「但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很多名醫有許多病人,但有些私家醫生卻很清閒,因此,目前醫管局的制度可不可以有彈性,讓私家醫生可以到公家醫院幫忙?如果制度永遠都是河水不犯井水,永遠都是楚河漢界,沒有彈性,就會出現目前這種『資源錯配』的情況。」他說。
馮康醫生認為公私營醫院的營運資源要平衡,首先是「政府要在公私營醫院中間搭多一點橋樑,讓整體資源可以互相流動,但目前並沒有清楚的規定或指引。」他說政府一直都有推動公私營合營的想法,譬如照胃鏡、腸鏡、X光檢查這些,可以轉到私家醫院做,但目前只有小規模。」
輸入精英醫生對香港有好處
對於政府欲引進非本地醫生來港執業,紓緩本港人手短缺問題,並規定相關人士必須為香港本港居民、來自獲認可的醫學院,以及畢業後需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一段時間。馮康醫生表示,「海外醫生免實習等條件自然有專家委員去審核,目前資格條件細節仍不清楚,譬如是否要求是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醫學院,要有專業資格,在公營機構服務過長時間等,我覺得這些是好的,但其實並不能完全解決醫生的供應問題,因為還是要先解決醫療制度的結構性問題。」
「好處是可以多一些彈性,過去20年來甚至說回歸後,香港一直都只有港大、中大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對吸納香港以外的醫生做得不夠,如果之後實施,我覺得可以幫助本港醫學界擴充視野,了解別人制度是怎麼運作的,這樣對我們是有幫助的。」馮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