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我們廣義的人性的物質基礎。窄義的人性、殘存的獸性、虛無縹緲的神性都和基因相關,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基因編碼出來的。人是個行走的肉體計算機,基因是人體計算機的編程語言,你不能不深入了解基因。
人的理智與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基因基礎的,甚至一些個人品質、品行,比如專注、忠誠、勤奮等,也包括自私,可能都有基因基礎。
《自私的基因》提出一個觀點:自私是正常的,自私是被老天編碼的。因此,由於自私產生的各種被人詬病的行為,無所謂,因為人就是這樣。
但是作為萬物之長、萬物之靈的人,只能隨這種基因油膩嗎?通過閱讀《自私的基因》,我們能產生智慧的覺醒。
基因天條:讓存在概率最大化
理查德.道金斯於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英文原名叫The Selfish Gene,主要講演化。
這個觀點和「基於物種和生物體」的進化論觀點有些不同,主要是倚仗基因學的進步,用基因學解釋生物體之間的各種利他行為。兩個生物體在基因上的關係愈緊密,就愈可能表現得無私。
理查德,一個有貴族血統的學霸,認真念書,仔細思考。他提出人活動背後有一個終極目的──讓他的基因存在下去的概率最大化。
不只是人的基因,其他動物、植物的基因都是這樣,基因的傳遞複製是第一目的。
理查德,道金斯是個鐵桿的無神論者,他是進化論堅定的支持者和信徒。理查德認為,沒有所謂的終極造物者,終極推動就是時間。巨大尺度的時間不停地試錯、演化。基因一直無善無惡,無始無終,以基因複製概率最大化為第一驅動。
窮人和富人的平衡
如果沿着這個思路,是不是世界就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呢?事實很殘酷,但也不一定。
極端自私的基因可能傳遞不下去,因為它作為個體,力量太渺小了,它極端自私,也就沒有人幫它,於是就消失在茫茫的世界裏了。
自私的基因,通過利他、不自私跟別人合作,從自私到合作共贏,最終的目的是自私。常識和智慧告訴基因,不得不做利他的、有褒義道德特徵的行為、原則、做法等。
所以聰明人為了達到自私的目的,有意識、無意識地做了利他的不自私的行為。
社會學有一個重要的平衡,富人和窮人的平衡。富人有錢了之後,更容易有更多的錢。窮人因為沒錢,進一步獲得錢的可能性反而更小,困難更大。如果放任自流,純從自私和常識的角度看,富人就會愈來愈富,窮人就會愈來愈窮。
這種趨勢一直會存在,但是在過去300、400年的進程中我們發現,如果放任為富不仁,讓他們沿着自私的基因走下去,階級矛盾會越來越深,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社會動盪,造成總體的不利。
多次這樣的循環往復之後,富人們意識到,如果想要社會和諧,即使是為了自己好,也要給窮人足夠的保障福利以及上升通道。
即使出於自私,人也不得不有一顆公心。沒有公心,反而不能讓人的自私得逞。富人最高的出發點是為了保有自己的財富和地位,但他也要給出一定量的財富,去維護窮人的基本利益,這是社會的基本道義。
這是經過了千百年的戰爭,在今天一些福利國家才形成的共識。多麼痛的領悟。
與自私基因和平共處的智慧
當我們意識到人都是帶着自私的基因,這個基因就是想繁殖,愛情、理想、神聖都是表象,從而感到這個世界的荒涼和冷酷時,怎麼辦?只能依靠智慧。
第一,看到人性桎梏,繼續積極向上地生活。為了自私,我們希望別人和我們一起過得好一點,世界能變得更美好一點。
第二,看到自私基因強大的一面。你我皆凡人,不要苛責自己。不苛責自己,就不會產生內疚心理,就能為你省下能量去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第三,基因不能起到決定一切的作用。你生下來就帶着基因組,但那只是你的命,並不是你的一切。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這是所謂的「成功十要素」。命只是其中第一個要素。你做到上面兩點,就是在管理自己的基因──覺生定,定生慧,也就是和它和平共處,能夠欣賞、享受人的本性,激發自己的神性。
新書簡介:
書名:《了不起》
作者:馮唐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23年1月
馮唐簡介
1971年生於北京,在北京朝陽區長大。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婦科腫瘤專業,美國Emory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在香港工作10年;麥肯錫合伙人,國企高管,現在搬回北京。著有長篇小說《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歡喜》,《北京,北京》,散文集《豬和蝴蝶》。2011年在香港出版《不二》,因涉及宗教與色情,被禁止在大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