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以浤:明原堂50年美好歲月

喝過茶,吃過點心後,馮老師閒話當年,談及明原堂的日子。馮老師讓我先看1969年2月9日宿舍開幕典禮,嘉賓合照那張珍貴照片。

到「雋悅」(Tanner Hill)見馮以浤前一天,馮老師傳來他的大作:《生活在火紅時代的明原堂》,他着我先行看一遍,見面時,便不愁沒話題。這書寫明原堂流金歲月文章,幾年前已看過了,那是馮老師八十大壽送給大家的禮物《小河淌水──退休教師憶流年》,回憶錄第七章,講的正是明原堂當年的人和事。

要見馮老師了,又有堂友給我惡補歷史:明原堂由三個宿舍組成,1913年建成盧迦堂、1914年儀禮堂、1915年梅堂。盧迦堂1992年拆除,其餘的兩堂,2018年成法定古跡。

明原堂有此對聯:「明眼有滄浪,憑欄欲共鯤鵬起,原心皆坦蕩,對客何妨門闥開。」

那可是態度開放,有容乃大的人生取向。

港大明原堂開幕
港大明原堂開幕

喝過茶,吃過點心後,馮老師閒話當年,談及明原堂的日子。馮老師讓我先看1969年2月9日宿舍開幕典禮,嘉賓合照那張珍貴照片。照片中央是馮老師和港大校長Kenneth Robinson。左起第一人為陳鑛安(港大農業專家,其後引進「嘉美雞」)、黃兆傑(日後港大中文系教授)、John Bayley,牛津大學文學教授、Iris Murdoch的丈夫。Iris Murdoch,小說家。

馮老師細說從前:「開幕前,我的舍監宿舍,大是夠大了,但裏面的擺設十分簡陋。校長Robinson來過一趟,已見改善。後來經我與管業處負責人Stan Collins多次『交手』,他竟然『言聽計從』了。」

是怎麼一回事呢。馮老師說:「這個Stan Collins,他的性格,有點像日本人,你本領比他高,他就服你。我們都愛閒暇活動,他愛踢足球(我沒有跟他比試過,不知誰的球技好些),但在乒乓球、橋牌、棋藝,他都是我手下敗將,因此他對我『刮目相看』,然後就『言聽計從』了。」

往後日子,宿舍想加添什麼,問Stan Collins,差不多是有求必應。

說起宿舍趣事,宿生把舍監的小房車搬上石級(據說其他大學宿舍,也有類似「壯舉」),馮老師笑着說:「不能生氣,發火的。」宿生不過是考考舍監的駕駛技術罷了。

1973—74年度明原堂「全家福」。
197374年度明原堂「全家福」。

後記

回去翻看馮老師的著作,序言有這幾句:「希望《小河淌水》帶出的是一份『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的心態,展示的是一些『自立立人,自達達人』的行為。」

港大明原堂的日子,有開心,有不開心的,隔了那麼多年,都變得甜美起來了。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