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於2018年1月26日舉辦研討會「中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歷史?」,邀請了資深教育工作者馮以浤先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譚家齊博士,以及漢華中學老師梁偉傑先生分享他們對歷史科的見解。此篇為馮以浤先生當天的演講,全文如下:
《人類文明簡史》如何誕生
首先,我要聲明我其實是歷史門外漢,我修讀地理,主要教授中文,因此兼教少許歷史。我教的是中三中國歷史。我教導歷史的時候,回想小時候如何學習歷史。說起來很慚愧,我小時候不知道老師教什麼,每次都打開歷史教科書,看哪一頁讀句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解釋句子。老師會花較多時間說明歷史事件,就已經是一堂課了。
到我教授歷史的時候,覺得這方法不適宜,為什麼不把自己的主修科──地理,應用在歷史上?於是我用地圖去說明歷史的發展。比如說中國民族如何由西向東發展。學生比較接受地圖教學法。於是當年曾想過出一本中國歷史地圖集。後來發現只有地圖但沒有歷史說明,於是直接編寫一本世界歷史簡史,最後中英雙語出版,《人類文明簡史》就此誕生。
制定歷史課程的考慮因素
中小學生究竟要學什麼歷史?我相信制定課程的時候,應該考慮兩個主要因素:第一、學生成長的過程;第二、社會進化到什麼地步。
學生心智發長的過程
根據法國自然哲學家盧梭的說法:12歲前孩子應以感性教育為主;12至15歲應以知性教育為主;15至18歲應以德性教育為主。這裏的感性、知性、德性,不是簡單的知識和道德,而是更深層次的判斷。人到成年後,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後果,考慮影響力,考慮對社會的衝擊。這就是德性的教育。
社會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向
19世紀之前,世界沒有正規教育。在外國,富人聘請老師教導子女。在中國,祠堂會捐錢聘請教師教導同姓子弟。有組織的新階段教育,基本上到了20世紀才風行。中國在民國革命之後才有正式教育。民國初年,老師教導歷史的方式,正如我小時候學歷史的做法──只需知道一些知識,不需開發腦筋。當時的世界還是愚昧一點,民族意識非常強。所以當時在中國只教中國歷史,在英國只教英國歷史。
但當時只是20世紀初,現在是21世紀初,今天還能用20世紀初的想法去設計現在的教育?當然不可能。我們要看21世紀初的社會現象,也要看21世紀中社會如何發展。回到過去春秋時代,老子希望每個國家都與鄰國老死不相往來。民國時候,中國被日本侵略,一定說民族主義,當時會讀中國歷史。但到了21世紀,什麼都講世界性。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只讀中國歷史?
不可分割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
為什麼歷史要分作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世界歷史裏只有小部分討論中國的。學生讀完世界歷史後,對世界稍有認識,但對中國仍未認識。如果只讀中國歷史,就只對中國有認識,對世界沒認識。其實自西方古羅馬和中國漢朝時代,歐洲和亞洲已經有很多來往,亦互相影響歷史發展。為什麼中國歷史不提及羅馬歷史?同樣地,為什麼西方羅馬歷史不提及中國漢朝歷史?
現在到了21世紀,應該放眼世界。所以我覺得香港中小學生既要有世界歷史的知識,也要有中國歷史的知識。現在香港有一科叫「中國歷史」,有一科叫「歷史」,即是世界歷史。從前的世界歷史的課程,完全沒有提及中國,好像中國不存在於世上。現在西方人寫的世界歷史,關於中國的篇幅只有百分之一。最近在商務買了一本《極簡世界史》,一個英國人(喬治·威爾斯)著作。書裏關於中國的篇幅只有百分之五至十。
教導歷史要迎合世界
其實教導世界歷史應不斷改變。當一個國家在世界上佔什麼地位,它應該佔相當比例的篇幅。我認為在小學階段,因為小學沒有歷史科,所以應該用感性、講故事的方式,將歷史安插在常識和語文科。
初中應該一星期有三至四堂歷史課。這個歷史課是真真正正的世界歷史,包括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歷史。而中國在世界歷史裏,應該佔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中國歷史部分要討論中國的歷史發展如何受世界其他地方影響,或者其他國家如何互相影響。因為歷史不是自己一個國家關起門就可以成長起來的,一定是受外來影響的,所以不能孤立只讀一個地區。深入研究一個地區的歷史時,也要旁及其他地區。因此我建議歷史作為初中必修科,但只教授世界歷史,中國在世界歷史課程佔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篇幅和時間,其餘的是其他國家。課程的改動,要似乎世界的形勢。
至於高中歷史分科,分為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但分科之中,有人只讀其中一科。如果只讀世界歷史,不能少於三分之一討論中國,否則無從真正認識這個世界。
作品簡介
書名:人類文明簡史:從中國看世界(上下兩冊)
作者:馮以浤
翻譯:張曼儀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中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歷史?」之一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