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網絡巨人也要跟上互聯網變化

這兩年的過程中,如果哪一家公司沒有轉型成功,基本上就出局,即使強大如微軟也不能倖免……這個變化是觸目驚心的,無論是多大的巨人都有可能隨時倒下,倒下之後你一摸它,體溫還是熱的。所以再大的巨人前面的路都是如履薄冰,非常難走。
談過騰訊創業的故事後,馬化騰繼續與觀眾講述中國當前互聯網工業的狀況。
整理:羅源昆
騰訊目前在國際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是第五位。第一陣營是 Google,市值3600億美元; 第二陣營,二三四五名,即 Amazon、Facebook、 Alibaba、 Tencent,是在1900到2100億之間,不相上下;第三陣營是500到700億美元,有 ebay、Baidu、JD 等。剩下的公司比較少,像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公司,Yahoo,跌到了第十名,而且能保持前十大部分原因還是當時它買了阿里巴巴的股票。創業那時候我們想過有朝一日能成為全球前十的話,那已經是人生達到巔峰的一個狀態了。我們要為成為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而感到自豪,因為前十大裏有六家是美國公司,四家中國公司,而且在量級上已相差不遠。我們是靠中國的人口,而美國主要是靠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的人口。

網絡巨人隨時倒下

最近這兩年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三年前,所有的 Internet 服務幾乎是在 PC 上面,而這三年完全改變了。現在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超過了80%,可能在兩年前用 PC 和手機上網的比例是八比二,現在完全倒過來了,二比八。所以現在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在這兩年的過程中,如果哪一家公司沒有轉型成功,基本上就出局,即使強大如微軟也不能倖免。現在我們手機上70%是 Android 系統,是 Google 開發的。為什麼 Google 市值那麼高?我感覺是它有很多操作系統的潛能還沒有爆發出來。20%到30%是 iOS 系統,蘋果公司的。Windows 才佔兩、三個百分點,我們現在開發軟件都懶得開發 Windows 版本,因為幾乎沒有人用,還開發幹嘛呢?所以這個世界是很殘忍的,包括手機廠商也是一樣,像諾基亞。這個變化是觸目驚心的,無論是多大的巨人都有可能隨時倒下,倒下之後你一摸它,體溫還是熱的。所以再大的巨人前面的路都是如履薄冰,非常難走。強大如 Facebook,在它股票上市的時候一下沖高,後來跌到剩700億,是因為大家擔心它的 mobile strategy 有問題。直到它這兩年迅速轉變,不斷地收購例如 whatsapp 等公司,情況才好轉。
手機上網普及,為中國網路帶來了一次大顛覆。(亞新社圖片)
手機上網普及,為中國網路帶來了一次大顛覆。(亞新社圖片)

與時間的競賽:開發Wechat

當時開發 Wechat 的時候就有人問,為什麼手機上有個 QQ 了,還要做另外一個一樣的東西呢?這裏我們會看到一個區別。純粹的手機的 Instant Messenge 和 PC 手機混搭的還是很不一樣的。當時我們很緊張,內部很多個團隊同時在做,都叫微信,誰跑贏了就算誰的,生死攸關啊。最後我們廣州的一個做 email 的團隊跑贏了,另外一個 team 很失望,說就差一個月。對呀,就差一個月,你做不出來就不選你啊。我們全公司的高層都撲上去,深夜就在 Wechat 群裏面討論,什麼地方用得不爽,趕緊改。天天如此,高強度的研發一個月,生死時速啊,因為另外一家對手公司也正在做。每天晚上到凌晨三、五點,我們都還在討論。做完了就基本奠定了基礎。所以最危險的時候往往就是很短的一個時間段,有時候會「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所以業界評論說騰訊拿到了第一張 mobile Internet 的船票,還是頭等艙。過了這個可以說是很危機的坎,我們才有了比較順利的今天。

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相結合

看到 Internet 的改變,愈來愈多我們原來所做的搜索啊、電商啊等小的業務,紛紛被我們砍掉,因為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塊新大陸。我們的定位變成做這塊新大陸的平台,讓很多外面的人,合作夥伴加入,一起來跟我們創業,而不是我們把每一個部分都去做。所以我的心態改變了,這也就是我們互聯網+的基礎,是去發現 Internet 尤其是 mobile Internet 和很多傳統行業的合作。我們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做了很痛苦的調整。這很難啊,因為畢竟是從一開始就一起打天下的夥伴,可是不調整也沒有其他的辦法。我們把搜索賣給了 Sogou,把沒有做成功的電商賣給了京東,再追加投資成為它的大股東。所以我們對外雖然是說 Internet+,但其實必須要在內部先做減法。
在過去的一年半我們對外講了很多關於 Internet+,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很幸運地被寫進了國家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面,互聯網+的行動綱領成為國家的國策。意義就是,互聯網已不再是完全的虛擬經濟,它應該是跟很多的傳統產業結合。比如說,Wechat 對傳統的通訊業是有很大的衝擊的。所以一開始在 Wechat 推出的時候很多運營商是很緊張的,因為怕沒有人發短信了,打電話也少了,從而用很多措施來進行限制。但這個趨勢是不可擋的,我一直跟運營商說:「你們放心,你們的資料流程量業務肯定會上升得更快。」直到去年,資料業務比傳統的語音業務增長得快很多,他們才放心了。所以運營商和我們是魚和水的關係。第二個例子是講互聯網金融。一年半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就是阿里巴巴的餘額寶。它其實是把很多用戶的互聯網帳戶的錢,用一種方式去買了貨幣基金,然後給它一個更高的利息,這給了傳統銀行業一個很大的衝擊。
馬化騰到港大演講,分享他對互聯網大勢的看法。(灼見名家圖片)
馬化騰到港大演講,分享他對互聯網大勢的看法。(灼見名家圖片)

善用互聯網優勢,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我們今年初開了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李總理有去幫我們敲下回車鍵,發放第一筆貸款。在經過了各種碰撞以後,大家意識到互聯網和金融是可以融合的,可以掌握到大量的原來傳統的銀行無法把控的資訊。比如我們剛提到的第一筆貸款,是發放給一位貨車司機的,3.5萬元。我們從來沒見過這個人,只根據他報的資料我們就可以貸給他,因為我們可以監測到他每天運輸要走的線路。 如果他哪一天突然停了,說明有可能是一筆壞賬,那我們就要去催。這在過去的傳統銀行是做不到的。有了 mobile Internet,這些原來做不到的我們可以做到。另外一個例子是關於互聯網交通的,比如國內的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在一年多前,我們支持嘀嘀,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們在打仗。就跟武林高手一樣,一發力,一天大家都虧損2000萬,再虧損3000萬,到後來最高一天虧損4000萬。可誰也不敢收手,因為一收手就前功盡棄,會因內傷死掉的。到最後在很多資本的撮合下,兩家合併了。
現在中國的公司面對很多國外公司的競爭例如 Uber,強龍和地頭蛇誰會贏呢?無一例外都是地頭蛇贏了。因為本地的創業者所有的身家性命都在這裏,一天可以做幾次決策,而跨國公司向老闆匯報有時差。國內又有資金,PE很活躍,所以我覺得對中國的創業者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因為很接地氣,而且會主動思變。一條路走不通再試幾條路,總有一條是成功的。這幾個例子都體現出互聯網和傳統行業這兩年的變化,所以我提出的是互聯網就像過去發明蒸汽機,使用電一樣,是一種新的資訊能源,也就是每一個行業都能拿來用。所以我們的定位就是讓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相結合,讓每個人都能用。你不用好它,你必然會被這個行業所淘汰。我今天想推廣這個理念。同時,我們內部也希望,以Wechat為龍頭,去提供很多傳統行業的 smart solution,從而帶動它們。中國大陸現在很多的資本是從儲蓄轉向理財投資,而香港的優勢在於她的金融。要發揮香港的優勢,關鍵是要面向大陸市場,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樣的需求。
講者簡介  
馬化騰,騰訊控股有限公司(HKG. 700)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行政總裁。馬氏於1993年取得深圳大學理學士學位,主修計算機及應用,為騰訊是主要創辦人之一,在創辦騰訊前,曾在深圳潤迅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馬氏現為深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馬化騰港大創業論壇演講(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