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GDP跌了8.9%還是5.3%?

下跌8.9%這個數字,包括的不只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加進了去年第三、第四季槍林彈雨的社會衝突,以及去年一度互加關稅的中美貿易戰惡化,跌幅是這一堆因素加起來的效果。

星期一統計處公布了「有紀錄以來最差」的GDP數字,按年下跌8.9%,按季減5.3%。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評論分析,焦點都放在8.9%這個看起來較大的跌幅,好像對另一個數字5.3%視若無睹。奇怪的,是當大家去討論疫情如何令香港經濟「深度衰退」之際,沒有人去問一個明顯的問題:為什麼這兩個數字分別這麼大?

計算經濟統計數字時間上的變化,一般有兩個做法。以GDP這類季度數字為例,可以跟上一季比,也可以跟上一年的同一季比。按季比較,看的是數字最新近的變化,但由於不同季節有不同性質(如某一季假期特別多),所以會有季節性調整。按年比較,目光長遠一點,看的是四個季度以來的變化,而由於比較的是今年和去年同一季的數字,不用作季節性調整。

因此,下跌8.9%這個數字,包括的不只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加進了去年第三、第四季槍林彈雨的社會衝突,以及去年一度互加關稅的中美貿易戰惡化,跌幅是這一堆因素加起來的效果。想集中分析疫情影響的話,下跌5.3%這個數反而更有參考價值,因為比較對象是去年第四季,而第四季數字本身已包括那一堆因素,所以跌幅可以理解成疫情本身的「貢獻」。

你可能會說,傳媒聚焦在8.9%這個數字上,是因為這個數字較大,更有驚嚇效果嘛。其實,下跌5.3%這個數字才更驚嚇!下跌8.9%是一整年變化,下跌5.3%僅是一季的變化,若果今年餘下來的三季經濟表現一樣,那香港GDP在今年就跌了兩成。所以有時候按季的變化數字,會作年化(annualized)的步驟,亦即將5.3%乘以4,這樣才能跟按年的數字直接比較。

有幾驚嚇?去年催淚彈放題的第三季,按季只跌3%而已。將跌幅換成銀碼,去年第四季GDP逾1.1萬億元,跌了5.3%,約等如600億元。這筆數除以香港700幾萬人口,大概是每人損失8000元。至於這一筆損失有多少是難以避免的外圍因素,多少是香港自己防疫抗疫付出的代價,那單憑官方公布的數字就不得而知了。其實數字是可以更驚嚇的,因為下跌5.3%經過季節性調整,首季GDP通常是要向上調的,所以「實際上」跌幅更大。只是這話題太過技術性,不適合晨早流流的半醒時分,還是有機會再跟大家討論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